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滕州发展地下智能生态养殖


  本报讯  山东滕州盈泰肉鸡地下智能生态养殖技术,日前通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领衔的国内知名专家组鉴定。专家认为,这一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肉鸡养殖方式的一次变革,有效破解了禽业养殖的瓶颈难题。

  在滕州盈泰集团地下智能生态养殖基地的一处田地里,绿油油的大豆长势喜人。乍一看,这片地与别处的田地并无不同。而地底下则是一座“空中花园”,因为它的下面就是国内外首创的肉鸡“‘保育舱’精养基地”。

  走进凉爽的地下参观走廊,透过透明玻璃,记者看到了一排排颇显神秘的肉鸡“保育舱”:白羽肉鸡呼吸的是等离子光触媒过滤杀菌后的纯净空气,喝的是上海世博会直饮水净水设备净化后的洁净水源,照的是LED软灯带发出的暖色光……24万只肉鸡在独立、纯净的“幸福环境”中健康生长。

  依托“地下智能生态养殖”技术,滕州盈泰肉鸡保证了食品安全,达到“10000”精养标准:“1”条生态健康产业链,包括小鸡孵化、饲料供给到成品鸡养成全程;“0”污染,空气、水源经净化杀菌处理;“0”干扰,鸡舍密闭性较好,肉鸡饲养期间能够避免酷热、严寒、暴风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环境影响;“0”激素,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生长激素;“0”用药,不打针不喂药。不仅如此,滕州地下智能生态养殖还实现了地下养殖、地上种植的立体效应。

  滕州“肉鸡地下智能生态养殖”技术,也为养殖业可持续性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据悉,这种养殖模式形成了集养殖、种植、新能源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链——鸡粪和废水作为原料用于生产沼气;沼气发电作为养殖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有机蔬菜的肥料。诸多技术的整合,使滕州盈泰“保育舱”精养基地实现了养殖废弃物零排放,促进了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成琳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