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纺企成品库存增加 港口依旧“棉满为患”


  本报讯 目前,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纺织企业订单仍不尽如人意,棉纱棉布的产成品库存也有增加的趋势。据业内人士调查,截至7月11日,黄河流域5万锭以上企业纱线库存30—40天,较上月同期增加3—4天;坯布库存25天左右,较上月同期减少2天左右。坯布库存缩减的原因是市场交易全面进入淡季,厂家纷纷减产、停工。纱线库存上升的原因一方面来自疲弱的坯布行情,厂家用纱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国产纱线相对成本较高,而与外纱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导致销售困境越来越严重。

  另据青岛港、张家港、上海港了解,目前这些港口保税区和物流区仍是“棉满为患”,贸易商的存货压力非常大。据推算,截至目前,全国各港口未通关棉花总量在40万吨以上。贸易商表示,造成港口外棉通关不畅的主要原因:一是港口棉花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在购买货比三家,质量好价格相对低的外棉相对好销一些;二是近期市场中关于下年度国家政策的传言不断,多数企业观望心理浓郁,不敢大量订货;三是纺织企业备棉以国储棉为主,河南郑州某企业介绍,他们企业目前原料库存在21天,其中90%是国储棉。企业负责人表示,购买国储棉虽存在些许质量问题,但相关配额搭配政策,折算下来成本相对较低。(张可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