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昆明年内将建百家平价商店
蔬菜低于市场价15% 拟推广网购平价菜

  近年来,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平价商店建设,切实发挥平价商店的稳价惠民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图为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供销合作社所建的一家平价商店。本报记者 任长宾 摄

  云南省物价局7月8日起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标志设计方案,酝酿多时的云南平价商店建设终于起步。云南省在计划年内建设150个平价商店,其中昆明100家,店内蔬菜总体平均价格拟定低于市场均价15%以上。

  从目前计划看,云南平价商店内销售的农副产品,将主要包括粮油肉蛋、水产品及蔬菜等方面,蔬菜不低于15种,由经营方从政府规定的品种目录中选取。

  “便宜”的幅度拟定为,粮油肉蛋及水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5%以上,蔬菜总体平均价格低于市场均价15%以上。并且,每天应有比市场便宜2元/公斤以上的猪肉销售,且售价在2元/公斤以下的蔬菜要达到5种以上。市场平均价格将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监测的平均销售价格为准。

  此外,在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发生大幅波动时,平价商店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基础上,要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相应价格进行销售。

  年内,这样的平价商店,将在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大理、昭通、丽江等7个州市落地,未来的目标是云南省16个州市全覆盖。其中,昆明市的平价商店将覆盖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和呈贡5个主城区。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省目前拟定的平价商店蔬菜价格“低于市场均价15%”这个幅度,广州、江苏等地均是如此,各省基本一致。从全国来看,15%或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水平。因为平价商店不但要建立起来,更重要的是经营下去。

  昆明超市业内人士介绍,超市蔬菜销售毛利率多低于10%,而15%这一规定,会进一步挤压经营者的毛利。

  云南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拟以三种模式进行平价商店建设。依靠具有一定规模生产基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在企业的直销店或批发市场内设平价专区;在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设平价专区;同时,有较强配送能力的企业,依靠网络进行平价配送。

  这不但意味着,未来云南人或可网购平价菜(属国内较新的模式),且在参与平价商店建设的“一定规模”、“大型”、“较强”的经营主体,也能依靠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在平价的基础上维持薄利,而让平价商店持续经营下去。

  经营者可以得到的是,平价商店可以在门头、经营区及柜台悬挂统一的平价标志,挂上政府的“平价”牌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客流;另外,政府方面将拿出真金白银给予经营者补贴。

  上述负责人介绍,计划有三种补贴,开办补贴,拟定给予经营者3到5万的一次性补贴;平价补贴,每年根据经营情况进行打分,据分数情况,经营者最高拟补贴10万;价差补贴,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对平价商店销售价与市场价间的差额进行补贴。

(赵航)


链接: 

广州:平价商店最高扶持5万

  7月8日,广东省广州市物价局局长罗家祥就《广州市价格调节基金扶持项目补贴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进行了发布。广州的价格调节扶持项目将分为平价商店项目、定点供穗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农副产品冷藏储备流通设施建设项目和有利于调控价格、稳定市场的其他项目。

  《试行办法》明确了价格调节基金扶持项目的补贴方式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奖励补贴方式。而补贴的标准分为三类,分别是平价商店项目、定点供穗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农副产品冷藏储备流通设施建设项目和有利于调控价格、稳定市场的其他项目。其中,为保持企业建设和运营平价商店的积极性,促进平价商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拟设立平价商店年度发展奖励资金,对通过年度考核的平价商店以奖励的形式给予资金扶持。两项补贴均根据平价商店面积大小分别给予1-5万元资金扶持。

  而对各定点供穗生猪养殖基地(年中取消资格的除外)达到年供穗生猪数量要求的,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统计的直接进入屠宰场屠宰的供穗生猪数量为计量依据,按每头15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年每个定点供穗生猪养殖基地所获补贴总额不超过500万元。而农副产品冷藏储备流通设施建设项目和有利于调控价格、稳定市场的其他项目方面,将按不高于项目投入资金的3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同时规定,每个项目单位一年内只能申报一个扶持项目,同一建设内容的项目接受各类财政资金补贴总额不得超过项目投入资金的30%,接受各类财政资金补贴总额包括已收到的各类财政资金补贴及已申报未收到的各类财政资金补贴,避免了各类财政资金对同一项目的重复补贴。

  此外,价格调节基金扶持项目涉及田间冷藏设施、标准冷藏设施、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建设及肉菜农贸市场建设等方面,项目专业性强、管理难度大,因此,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评审验收单位。

(李春江 李妍 余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