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芒的麦子快快收,有芒的稻子快快种。芒种时节,乡下人忙忙碌碌收麦插秧,在田地里种下收获的希望。爱茶的人怎能让心田荒芜着呢?在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声中,我们几个喜欢喝茶的人到远离城市喧嚣的石江书院去品茗喝茶,要让浓浓的茶香、茶韵、茶味和茶趣泽心润魂,忙里偷闲去收获一份难得的清欢与雅趣!
“吱丫”一声推开书院的木门,就见文方山长站在古色古香的院子中间,正对着一石缸荷叶微笑呢!铺地的青砖间苔藓点点,正中的一个石缸里荷叶亭亭,数只小荷竟已绽放。文方笑笑,谁说花草无情,今年春天试着在水缸里种下荷,没想到一入夏就抽茎生叶长花苞。今早起来,就看见这花羞答答绽放了,好像是专程迎接我们的到来。文方一说,让我们一下子就喜悦起来。是啊!这一切都得讲个缘纷!我们来早了,荷花未必会开,我们来晚了,说不定荷花已谢,巧就巧在我们决定放牧心灵来喝茶的今日,文方一日看三回不开的荷花就绽开笑脸了!环顾书院屋顶上的蓝色瓦片,屋檐下青青翠竹,闻着好闻的叶味花香,一时之间,就心清气爽了。
我们才在檐下茶桌上坐下来,雨又滴滴答答落了下来,空气里顿时多了一股好闻的湿味儿。火盆里炭火早烧好了,我们此次要喝烤茶。茶是今年清明时节文方从临沧云县茶坊乡访来的古树茶,那些大茶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茶叶的产量本来就少,今年恰逢大旱,茶叶就更少了。物以稀为贵,能喝到这样的茶本来就不容易,这“一期一会”的感觉就更加浓烈了。我们逐一传看闻着一饼条索粗大健壮的茶饼,香味足,土法手工压制。当年的普洱生茶又苦又涩,能喝吗?我们静静地看着文方剥开一些茶,放入一只土味十足的小陶罐,靠近炭火轻轻烤着,摇晃着,抖动着,颠簸着……茶的香味就这样暖暖地飘开来。我们正贪婪地感受着茶香,只见文方猛地提起旁边早已烧开的茶壶水,“哗”就倒入茶缸里,罐口猛地漫出了白色的茶沫来,氤氤氲氲的水汽升起来。文方将罐子里的茶汤缓缓倒入我们面前的茶碗中,我们迫不及待地喝茶,茶香浓郁,暖口暖嗓暖胃,没有丝毫的苦味涩味,只有回肠荡气的茶味儿……
雨不紧不慢地下着,我们一碗碗地喝烤茶。茶里有焦香,却又不仅仅是单一的香味,那香味丰富、厚实而绵长,让人喝了还想喝。怪不得,人们说喝烤茶会让人痴迷上瘾。一碗碗喝着烤茶,飘香的何止是唇齿,还有涌生的想法和飘然欲仙的魂魄!听着雨声,喝着烤茶,看着洞开的书院门外扑入眼帘的绿色田野,此乐何及?我想,只有在这安静有雨的山中书院里,只有用碗大口大口喝饮,只有用陶罐子炭火烘烤这百年的古树茶,才能淋漓尽致地感受到卢仝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再倒一碗来,还是吃茶吧!因为下雨,烤茶的香味完全被闷在屋内。喝茶的时候,那茶香不知不觉就融进了我们的衣裤,沾上了我们的头发皮肤,我们整个人都变成了飘香的“茶人”了。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在灿烂的阳光中,带着一身茶香,也带着文方分给我们的古树茶离开书院。院中的荷花与翠竹,笑盈盈地摇曳身姿,好像在说:“闲暇时,请来喝茶!忙碌时,也来喝茶!”回望茶香里的书院,又禁不住口舌生津,那“茶叶片片黄,开水哗哗涨,茶汤滋滋响,茶味悠悠长”的烤茶,叫人怎能不迷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