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量正在逐年攀升。目前,我国每年需要消耗各种资源总量达60亿吨。如何应对如此庞大的资源数量,将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而仅靠原生资源供应,已日趋艰难。因此,从现实需求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势必成为缓解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资源产业将成为未来的朝阳产业,并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期。
近年来,再生资源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能源层面上看,再生资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从环境层面上看,现在的产品(除了农产品等有限的品种外)基本上都无法通过自然降解分解,因此,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就显得不可或缺。但是由于再生资源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始终制约着其发展,如何在新时期抢抓机遇,创新经营模式、升级技术装备、转型绿色发展,是摆在再生资源行业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破解的主要命题。
机遇:再生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
国家发改委环境司幺新处长说,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具体措施。为推动再生资源的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从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建设50个左右城市矿产基地,并将这一目标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示范基地建设要达到计划的要求: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
再生资源行业已经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关注度很高的朝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截止到2012年,再生资源行业在全国有30多万个回收网点,有10万多家回收利用加工企业,有1800多万行业就业人员。2011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量1.65亿吨,相当于节约自然资源6.8亿吨;节约2.31亿吨标准煤,减少排放9.52亿吨CO2,减少垃圾处理13.2亿吨,减少堆存占地10万多亩耕地,全国因堆存垃圾占用耕地75万亩。因此,再生资源行业关系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战略,是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与国内外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正处于“行业政策调整、经营模式创新、技术装备升级与行业大洗牌”的关键时期,在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一次更加严峻的挑战。
挑战:从松散、粗放向规模、集约转变
业内专家表示,再生资源行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内在动力,高投入拉动的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将会进行调整和转型,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逐步提高,工业、土地资源价格日益攀升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由无限供应向短缺转变,人工成本明显提高。目前,再生资源行业不仅面临着传统品种市场持续低迷,废钢、废纸、废塑料等品种尤其突出,土地和人工成本增加的困扰,而且产业化程度不高,回收利用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大都处于粗放型的经营,加工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行业中大部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还停留在人工和半机械化水平上,分解加工技术处理、工业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处理的废旧商品只能丢弃、掩埋或焚烧,回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回收利用的规范管理建设,技术相关标准体系严重滞后,难以实现资源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此外,我国循环经济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发达国家在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后,后工业化和消费型社会结构,引起了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阻碍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环境经济理念和实践。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投资率高,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高,导致我国环境经济必须注重两端,一方面,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相应的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化和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因此,目前阶段,我国循环经济更多的是一个经济模式的概念,而不是其他国家那样的环境管理的概念,因为我们希望通过改变经济模式从源头上和全过程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的产生,希望通过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探索:城市矿产盘活再生资源
再生资源回收不是单一的回收环节,是集物流、加工、科技开发、信息服务、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为一体的产业,也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于一体的新型产业。
记者在湖南省汨罗万容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看到,明亮的厂房里,一台台的大型拆解机器正在有序的运作,随着液压剪的升起、落下,废旧汽车的外壳就被拆解成碎片,堆在不同的地方;在机器拆解的另一边,几个工人围着一辆轿车正在对其内部进行拆解,拆解师傅告诉记者,汽车内部的部件有很多还有其他的用途,不能像车壳那样直接拆解,拆解下来的部件都分类存放在储存区,师傅一边说,一边将一根管子的一头插到车里,另一头放在旁边的桶里,他说汽车内部的部分部件里还有一些剩余的油,这些油需要回收起来再进行处理,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明果英在现场讲解时说,回收利用的一个原则就是避免污染,如果在回收利用中发生了二次污染,那么这个回收就是有瑕疵的,也是不完整的。
幺新说,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城市矿产基地的建设相辅相成。再生资源的回收是个逆向物流的过程,没有回收体系的有效支撑,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保障示范基地将来建设过程中的原料来源,首先在选择示范基地时,支持示范基地内的企业通过合作、兼并、联营的方式向上游延伸,形成完整的回收体系,要求基地内的企业主动与现有规范回收体系主动对接,同时要求各示范基地所在地的省级政府承诺,在本省范围内不再布局新建同类园区,在示范园区所在的市域范围内,不再示范基地外新建同类项目,促进现有回收体系与示范基地的有效衔接,引导资源向示范基地进行集聚。在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过程中,一是研究并陆续出台了针对示范基地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体系,形成示范基地内外企业待遇有别的良好经营发展环境,从正向上吸引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二是加大整治力度,对于示范基地外长期存在的众多不符合环保、卫生等规定的小作坊、黑工厂,要求地方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并有效的打击,避免由于这些小企业或黑工厂的低环保或无环保的优势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从反向上为示范基地内的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尹虹处长介绍,近几年,商务部对再生资源回收高度重视,以政策支持为切入点,以城市试点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开展了相关工作。下一步,再生资源回收从原来以城市试点为主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将按分类管理的原则进行,再生资源行业的品种非常多,每种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的特点和跟产业需求的特点,一些回收利用价值高的品种,企业都愿意进行回收,但是像废玻璃这种回收利用率低的品种,企业不愿意收,那么就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的作用。
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在生态文明框架下,新的资源观的一项具体体现,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