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PMI指数官方民间双下滑
本报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最低,接近50%左右的扩张与收缩的平衡线。
与此同时,汇丰PMI 6月终值为48.2,创9个月最低水平。两个PMI共同出现下滑格局,显现未来经济或将进一步放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6月份PMI指数回落,而且主要指标普遍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
虽然汇丰PMI也持续滑落至低点,但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在政策层面不出台刺激政策的背景下,未来经济增速仍将继续放缓,物价下行压力上升,就业压力加大,不过经济硬着陆风险不大。
(汪时)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明确规定同工同酬
本报讯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派遣工与正式工要“同工同酬”。
新《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岗位范围,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员工本身因为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工作,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其次,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同样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对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实行行政许可,注册资本由原来的不少于5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
(陈边)
购物中心数量今年或创新高
本报讯 仲量联行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认为,2012年底起中国零售业增速渐缓,但2013年下半年将出现健康增长局面,今年购物中心总数有望再创新高。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零售地产部总监邓汝舜表示,未来3年上海的新增零售面积将达300万平方米,而成都则预计在300~400万平方米之间。此外,很多新兴城市,如济南、合肥、昆明和常州也在兴建大量的零售地产项目,这将是未来几年内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发展趋势。
据悉,继成都成为全球在建商业综合体最多的城市之后,杭州也宣布到2016年将有100个商业综合体亮相。由于一线市场优质地块稀缺,二三线市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步伐已经超过一线市场。在业界看来,多数商业综合体并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阶段性过剩不可避免。
世邦魏理仕此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成都是一个60万平方米/年消化量的区域中心城市,但成都在建10万平方米左右的商业综合体数量已超过100个,成都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消化。
仲量联行的报告还称,目前中国的零售业正经历转型。2012年底,上海及北京两地分别仅有两三家零售商场实现了销量增长,大部分商场的销售额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今年下半年起,中国零售业销售额增速将会有所回升。
(闫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