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隐不去的大隐堂
——访云南丽江大隐堂茶馆
□ 本报记者 周 滨

  大隐堂主人贝一。
  夜色中的大隐堂。
  一楼茶室。
  会客雅间。
  焚香缕缕。

  有人说,爱上丽江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这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可以做白日梦、可以无所事事,丽江绝不会嫌弃你的慵懒。而在丽江喝茶就有讲究了,总要那些有几分文艺气息、一些隐者气质的茶馆主人,才道得这世间茶的曼妙与柔情,就比如贝一和他的大隐堂。

  从爱客栈到大隐堂

  贝一是上海人,在新浪微博认证的名字是@丽江大隐堂—子简,当问起为何把茶馆取名大隐堂时,贝一笑着说:“我不喜欢太热闹的场所,希望自己像隐士一样地生活,简单、随性。”也许正源于这种心理,成长于上海且在此工作了多年的贝一,在2005年的一天,突然选择放弃自己在外企公司的销售经理工作,背起行囊就来到了丽江。在我和贝一谈话时,窗外的夜已落了下来,大隐堂亮起门口的红灯笼,照得过往路人的脚步都有些暖意。

  其实在丽江,像贝一这样的“丽漂”族还有不少,都因为向往一种纯粹的生活状态,他们来到这里,同时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定位。贝一在开茶馆之前,经营过情侣服装、卖过首饰,之后也开了多年客栈,但他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他思来想去理不出个头绪,还是友人打趣他:“你就开茶馆吧,边喝茶边交朋友,多好。”贝一动了心,认认真真地开始租房子、买家具、做装修,同时也跟身边有经验的朋友到处去寻茶。“其实对茶的爱好,一直以来都有,只是那时候是私人乐趣,现在转为营生,就要从客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贝一告诉我,开茶馆的过程其实挺辛苦,但幸好家人都很支持,尤其是在云南大学丽江旅游文化学院当教师的妻子欣欣,更是拿出所有的业余时间,帮他打理生意。儒雅的贝一谈到这段爱情,表情格外甜蜜:“我们的相识相爱其实没有太多浪漫色彩,只是因为都向往简单,又都爱喝茶,所以走到了一起。”

  2012年9月,贝一的大隐堂茶馆开张了,地点就选在他经营多年的“爱客栈”旅社外的一幢老宅子里。贝一说这是机缘巧合,成全了他“睡足而起,出门即茶”的理想:“人生有那么多事,看起来都很急,但其实你想一想,总是有时间能留给自己喝茶,同时等到想和你一起喝茶的人。”就这样,贝一在他500多平方米的大隐堂里,开始了茶馆生活,只要不出门,他就在大隐堂里喝喝茶、看看鸟、写写书法,看丽江慵懒的阳光沿着屋檐瘦下去。

  从茶空间到茶生活

  大隐堂是一家专营普洱和滇红茶的茶会所,一共两层小楼,连着一个院子,位置在著名的丽江大研古城里,周边是纵横交错的古城商业街。而在这样的氛围里,大隐堂却显得格外清静,许多游客会来到门口张望一番,之后悄悄离去。贝一告诉我,来大隐堂喝茶的基本都是熟客,因为对茶有着近乎痴迷的执著,才会聚到一起。“其实在丽江,坚持开一家清茶馆并不容易,尤其在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段,大多数人出于赢利考虑,会经营那种带餐和咖啡的茶室,那会吸引很多过路的旅游者。”贝一淡然一笑,“而我开大隐堂是为真正懂茶的人,所以只在茶的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不追求表面热闹。”为了把茶馆的服务做到位,贝一从自身做起,和茶艺师们一起学习茶的各种知识,阅遍各种茶书,最终只为泡出一道最具回味的茶汤。

  在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生活的节奏总是不疾不徐。这里占人口比例最多的民族是纳西族,他们习惯了看天劳作,在这里,许多人的生活是从中午开始,到凌晨时才结束,所以你想找个喝茶的地方,最好是在晚上。而夜晚的大隐堂,也迎来一天中最美的时候,灯火摇曳、烹茶焚香、读书赏玉……经常是高朋满座。无论什么季节、何种天气,贝一都会气定神闲地坐在茶室里,为自己先沏上一壶茶,再说其他事。谈到丽江人的饮茶,贝一介绍说:“早些年,在丽江被人所熟知以前,这里的当地居民习惯喝蒸酶茶,其实是一种本地绿茶。这种茶的茶汤碧绿清澈,散发淡淡的清香,口感又很清爽,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而近些年丽江变化了,城市在拓展、文化在多元,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普洱茶,并将它视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贝一在茶馆藏了许多老茶,而他通常要遇上茶中高人,才会把那些看家的宝贝请出来,试泡、对饮,感受经岁月转化后绵延舌尖的芳香。也正因这种执著,尽管大隐堂开张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有了自己的茶友圈,每个月举办一些特定主题的茶会。而贝一为寻获更多的好茶,常常要走遍云南的各大茶山。寻茶途中会有各种辛苦,对贝一来说却是一种历练:“只有到了茶山,你才能感觉到人与茶的血脉相连,你每呼吸一次,就仿佛与自然间更亲近一步。而那些高大的古茶树,带给你隐没尘世的感觉,让人特别陶醉。”

  谈起未来的计划,贝一说不急,先把“茶”这篇文章好好做足,他有信心在丽江开好一个不一样的茶馆,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茶馆。“我希望不只是丽江人,而是所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能循着茶香找到大隐堂,在大隐堂相伴一壶好茶,收获难得知己。”

 

  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点评:

  我们谈设计,大多指空间设计,其实商业空间中所蕴含的文化即所谓的文化定位,也是设计的一部分。紧扣文化定位的设计才是有灵魂的设计 。“大隐堂”的文化定位,应该在“大隐”这两个字上,“大隐隐于市”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出来,是设计的难点,也是要义所在。隐在繁华中的古老院落,古朴的器物,珍藏的好茶和窗外的古城风物,都很好地体现了“大隐”的含义。神型兼备便是好的设计,茶客则是最好的评论者。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