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8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20余名教授、专家、博士来到大兴区长子营镇西北台村,指导该村农民在林地中首先播种下“京谷1号“小米200亩。接着还将陆续播种各类食用豆和新品种油葵、黄芩等中药材。
这次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第二党支部与长子营镇西北台村党支部实现对接帮扶活动是农科院专家首次牵手失地村发展林下经济。所第二党支部书记程须珍表示,有了这个基地,他们的科研工作会更接“地气”,村党支部说村民攀上了“高亲”。
因西北台村全村1100亩地全部用于平原造林,成为平原造林后的失地村之一。为确保失地农民不减少收入,失地不失业,西北台村党支部认准了发展林下经济。怎样发展林下经济,他们想到了林下养鸡,林下种蘑菇,到底搞什么心中没底。几经辗转,最终找到了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国谷类专家、教授路平,全国首席食用作物专家程须珍等专家先后来村考察调研。中国农业科学院民盟支部也深入到西北台村,就发展林下经济考察调研。
对接帮扶以后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和西北台村一道研究帮扶规划。根据西北台村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了西北台村建立打造“五谷杂粮休闲养生基地”的规划。规划根据林地生长情况,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实施五区建设,即:谷类、杂粮区,引种“冀谷19”、新谷1号小米、黍子等谷类及绿豆、红小豆、毛豆、豇豆等新品种食用豆300亩;油类观赏区,从内蒙古引种油葵200亩,成为长子营最大的油类观赏区;药材种植区,通过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引种黄芩、射干等中药材300亩;牧草苜蓿放养区,引种小黑麦、苜蓿等,散养宫廷黄鸡等150亩;保种实验区,引进适用林下种植的新品种进行试种、试验、育种。
村党支部书记郝彦波说,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增加收入,村里还能够安排30余名年龄较大的村民就业。目前,该村基本上实现了农民充分就业。
(田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