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6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猪司令”的幸福产业

□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 丹 通讯员 陈 旭

  提到养猪场,人们不禁要皱起眉头、捂住鼻子。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养猪场与脏乱臭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但当走进江苏扬州市临泽镇的高邮市供销合作社参股企业扬州盛康畜禽有限公司时,映入眼帘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栋栋红瓦白墙的猪舍掩映在绿树丛中;一个个大棚内,种植着水灵灵的瓠子、西红柿等时令瓜果蔬菜;一处投资数百万元的大型沼气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鱼儿在清澈的池塘中自由地游来游去,使人仿佛置身于休闲农庄之中。

  “猪粪尿进入沼气池,沼气用来做饭、烧水,沼液既能种菜、养鱼,又能肥田,这样就形成一条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零污染排放。”谈起猪场的生态循环产业链,“猪司令”——扬州盛康畜禽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帮峰滔滔不绝。

  生态循环 万头猪场无臭味

  走过一片消毒池,进入养猪场,闻不到普通猪场内刺鼻的臭味。只见80栋猪舍整齐统一,水泥地面、铁制栏杆、排风扇、自来水龙头一应俱全,数万头猪犹如住在一栋栋“别墅”内。猪舍内还有尿液收集池、污水管网、养殖废水处理池等治污配套设施。

  “如果不走生态循环养殖的路子,场里上万头猪每天产出的排泄物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现在,生猪排泄的粪尿以及猪舍的其他废料,都通过猪场内部的地下管道流进沼气池,生猪饲养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全部就地‘消化’。” 薛帮峰介绍。

  薛帮峰是土生土长的临泽人,2003年开始涉足养猪行业,此前一直是在外地养猪。2007年,在临泽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薛帮峰回乡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个占地60亩的养猪场。由于他善于思考、肯吃苦,养猪效益非常好。2009年,薛帮峰又将猪场的占地规模扩大到210亩,年出栏生猪达万头以上。

  随着猪场规模的扩大,生猪每天大量的排泄成了薛帮峰的一大“心病”。2009年,在市农委的扶持下,薛帮峰投资80多万元建起沼气池。由于沼气量大,薛帮峰自费铺设了管道,供给周边农户免费使用。目前,已有100多户农民家里使用了猪场提供的免费沼气,每年每户可节约开支600元左右。

  2011年底,猪场申请了生猪发酵床生态健康养殖基地项目。目前,猪场共有8栋猪舍采用这种先进的养殖技术。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不但每年可节约近16万元费用,而且还能提高猪肉的品质。同时,发酵床经过3至5年的充分发酵后,还能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是瓜果蔬菜和水稻等农作物的“营养套餐”。

  变废为宝 低碳循环创新业

  一个万头养猪场,每天产生的猪尿粪有50吨左右,一年下来近2万吨。数量如此巨大的排泄物怎样处理?在养殖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的薛帮峰自有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盘算。

  薛帮峰介绍,养猪是一个高风险、薄利润的行业,单纯养猪受市场波动和疫病影响较大,如果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既可以规避养殖风险,又可以发挥综合效益。沼气已经用来做饭、烧水,那么沼渣、沼液何不用来发展种植业。

  在多次外出考察后,2009年,薛帮峰开始尝试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园,并请有关专家对园区进行了专门规划。在专家的建议下,薛帮峰采用“猪—沼—菜”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重点发展环保养猪、绿色蔬菜、有机稻米、生态水产等绿色有机农业。目前,低碳循环农业园已初具规模,园区内除了有占地210亩的猪场,还有大棚蔬菜360亩、有机稻米300亩、精养鱼池100亩。

  在盛康畜禽公司的蔬菜种植园内,种植着许多时令蔬菜。薛帮峰自豪地说:“园区内的菠菜、茼蒿、药芹等6个蔬菜品种还先后被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为了把这条“猪—沼—菜”生态循环产业链越做越强,并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今年3月,薛帮峰投资了190多万元新建沼气发电工程项目,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可年发电47万度。

  尝到了节能增效甜头的“猪司令”薛帮峰又勾画起了新的蓝图:下一步计划再发展400亩有机稻米和200亩蔬菜。同时,投资400多万元,新建年出栏2000只规模的山羊养殖场……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是一片绿色生态产业园。

  立体种养  “幸福产业”效益好

  近年来,薛帮峰通过发展生态循环产业链,利用猪粪养鱼、种菜和产出沼气,不仅形成了立体种养模式,有效保护了环境,更变废为宝免费供应村民用气,让附近百姓得到了实惠,打造出了一个“幸福产业”。

  那么,生态循环产业链模式的益处有多大?

  首先是生态账。猪场每年产生近2万吨的排泄物,通过沼气池处理后,变废为宝,沼气可供给周边农户做饭、烧水,沼渣、沼液用来种菜、肥田、养鱼,生产绿色蔬菜、有机稻米等农副产品。

  其次是经济账。采用生态养猪方式,公司年总产值从建厂之初的60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亿元,并带动360户农户平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下一步,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建成后,每年还可为公司节约电费20万元左右。另外,由于蔬菜和水稻种植所用的肥料全部是猪场自产的沼液,品质和口感都很好,一上市就受到市民的青睐,并成为扬州大学、扬州职大等院校食堂定点采购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第三是荣誉账。7年来,公司从一个单一的养猪场发展到现在拥有种猪场、育肥场、 屠宰场、农业园等,总资产达9850万元的大型综合农业龙头企业。随之,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猪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还被命名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