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史密斯菲尔德(SFD)宣布,双方已达成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收购后者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71亿美元。这一金额使得该案成为史上最大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案件。
史密斯菲尔德是美国老字号食品品牌,最大的猪肉供应商,专注于生猪养殖、加工和销售,在美国消费者中有广泛的认同。其年营收额约为双汇的两倍,因此双汇此举颇有蛇吞象的意味。
双汇坐拥全球最大的市场,却斥巨资进军一个正在萎缩的市场,无疑是令人费解的。除去双汇国际股东间资本运作的考虑,如果双汇真的意在实业经营方面有所作为,这一收购的重点很可能在于使中美两端的业务形成互补。
中国在2008年就成为了猪肉的净进口国,近几年每年进口约50万吨猪肉。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占三分之一到一半不等。2011年末到2012年初,随着国内猪肉价格猛涨,我国猪肉进口量也随之节节攀升。在价格最高峰的时候,进口猪肉价格突破了2000美元/吨。
海外猪肉相较于本土猪肉依然有价格优势。中国生猪价格在2011年末曾达到17元/公斤左右的高点,而同期美国生猪价格为9.5元/公斤。
但边际上来说,杯水车薪却可能成为关键的雪中送炭。这不仅仅体现在美国猪肉的成本和价格优势上,更重要的是随着中美贸易往来愈加密切,一旦双方在猪肉检验上达成共识,美国的过剩生产能力能够供给中国市场,将对国内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乃至CPI物价水准的波动都有一定的平抑作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双汇此次的收购行动有望成为大规模引进美国猪肉的先驱。
除了改善供给以外,双汇收购行动的意义更在于借鉴美国先进肉类企业的经验。这将有助于其成长为一家国际化肉类企业,在传统的行业内进行现代化的革新。史密斯菲尔德作为一家国际知名肉企,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陈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