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将目光投向社区商业这一可能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时,殊不知地产商已另辟蹊径,捷足先登。以住宅地产见长,并于近年切入商业地产领域的万科,便以“五菜一汤”的模式,在其开发的小区中大行社区商业之道。
所谓“五菜一汤”,按万科的说法,是指第五食堂、超市、银行、药店、洗衣店、幸福街市。其中,第五食堂是万科自创的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因其平民价格、怀旧风格、卫生条件等受到业主好评。而在已经配齐了“五菜一汤”的万科北京长阳半岛小区,超市引进的是华润万家。“汤”指的便是幸福街市,即万科物业在小区自营的社区菜市场。万科副总裁毛大庆表示,万科北京长阳半岛社区商业配套完善后,“五菜一汤”的模式将作为标配,在北京万科多个项目进行推广。
在许多地产商甚至包括零售商都纷纷涌入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的时候,万科反而腾出部分精力,用心在社区商业上,可谓谋局深远——商业地产的泡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以上海为例,购物中心今年将突破100家,为全国之最。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地区人均购物中心面积控制在平均1.2平方米为宜,但目前上海已接近2平方米,人均超标已高达70%。
与购物中心空置率高的风险相比,万科的社区商业这张牌似乎打得恰逢其时。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万科此时出手显得颇为明智。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仅万科项目内的社区商业似乎已经潜力无限。
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万科在社区商业上的“系统集成”。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这不能不说是社区商业的一种更可行的新玩法。有意思的是,高呼着社区商业是座大金矿的零售商却没能成为创新者,反倒被地产商抢了先。不过,借鉴这种模式,对零售商大有裨益。除了商铺,零售商基本具备整合社区商业各种业态的能力——很多企业自身就是多元化经营,旗下百货、超市、便利店、餐饮一应俱全,而且与医药连锁品牌、银行及其他生活类服务提供商也有着深入合作,完全可以涵盖社区商业的方方面面。
况且,相比地产商,零售商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营及管理不是问题,标准化不是问题,服务不是问题,类似于“幸福街市”这样的菜市场更是擅长生鲜经营的零售企业的拿手好戏。而这些都是万科这样的地产商的短板,也是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说,双方合作岂不是天作之合?如果哪个零售商能够在这方面早日开窍,未来发展真是不可限量。社区商业或许也将因此创造一种全新模式,迎来一个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