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6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电商缘何屡遭售假质疑

□ 崇晓萌

  出售大牌假货的声音一直与网购如影随形。从体育品牌乐卡克与走秀网、手表品牌卡西欧与当当网,再到化妆品品牌科颜氏与京东,以及现在备受争议的海外代购,争议的焦点都是商品是否经过品牌商的直接授权。

  据某知名美妆电商高管透露,目前几乎所有美妆电商都没有拿到国际一线大牌的正式授权,拿到授权书的品牌多为国内品牌及国际二三线品牌。如果按照此前卡西欧与当当网的斗争经验来看,一旦有国际一线大牌的品牌商前来打假,基本上一打一个准。

  但该高管同时表示,“未授权”并不意味着“售假”。“电商销售国际大牌商品,基本都是经过国内的代理商和供应商,也有少部分是聘请买手到国外购回。由于国内缺乏拥有资格证的职业买手,其买断的商品也就很难获得品牌和设计师的授权了。”

  虽然麻烦重重,但巨大的市场还是让不少供应商和经销商对电商渠道跃跃欲试。

  在聚划算“聚名品”频道,几乎所有“大牌团购”都来自天猫“专营店”和淘宝C2C店,鲜有来自“旗舰店”和“专卖店”的商品。

  “大牌”频惹争议事件已经发生多起,其中走秀网遭乐卡克中国代理商举报并提起诉讼,对业界影响颇为深远,此后当当网、高朋网又先后因出售假冒手表被曝光,更引起广泛关注。在上述案例中,授权书都是重中之重,但也正因如此,不少代理商并不希望公开身份自找麻烦,也就不会将授权书展示在页面中。

  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代理商、供货商这条线上销售道路是市场的选择。而且,这也可以说是传统品牌拥抱互联网的萌芽。

  据了解,传统品牌最早的“触网”经验就来自供应商对线上渠道拓展的竞争。只不过,早期的品类多为3C数码产品等标准品,造假现象并不多,但随着时尚度强、价格高的国际大牌商品进入,市场愈发鱼龙混杂,真假莫辨。

  随着网购商品丰富度的提升,“大牌上线”的现象将在未来越来越普遍。无论是消费者、渠道商还是代理商,都应该顺应大势对此进行积极的应对。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