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员工“愿为、善为、有为、能为”的“四为”水平,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凝聚上下智慧力量的有效平台,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动力保证。
“凝心聚力”工程增强“愿为”意识
该行坚持党群共创,积极实施“凝心聚力”工程,营造“家”的归属感。
加强党支部建设。每年开设名家讲坛,先后邀请了谢国忠、时寒冰、叶檀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每季开展支部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公示制,设立党支部信箱,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党员联系人制度,要求对联系对象每季进行一次谈话。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员工践行核心价值观。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以及“我们的价值观”等活动,共收到各类研讨交流文章80篇。
加强业余文化建设。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主题,每年组织开展“全员阅读”活动,2012年共收到员工读后感52篇。每月编印《路桥合作金融》刊物,打造员工业余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群团作用,组织开展大型文艺晚会、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
“固本培基”工程提高“善为”能力
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着重在固本培基上求突破,全面提升服务形象。
一是实行分层化教育。在业务培训上,对管理人员注重业务与管理创新,营销理念与技能的提升;一线人员注重实务操作技能的提升,成立员工业务技能俱乐部,经常性开展岗位练兵;客户经理注重业务知识、营销技巧、法律知识的强化,提升产品组合营销能力。
二是实行标准化服务。编印了《服务规范手册》,全面推行临柜五步法、客户经理六步法等服务规范;组建内训师队伍,对网点功能分区、服务规范等进行现场管理。
三是实行岗位廉洁制。以“争创岗位廉洁合规从业标兵”活动为抓手,通过编印《员工行为手册》,发放廉政提醒卡,召开干部家属廉政座谈会,积极落实干部任前谈话、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等制度。
“正向激励”工程畅通“有为”渠道
首先,发挥干部作用,当好“带头人”。做好中层领导培训工作,强化总部能力建设,提高管理层的战略决策能力和管理调控能力;全面实行领导“蹲点坐班”制和“走动管理”制,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帮助基层支行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其次,完善激励培养,确保“用好人”。根据个人的才能优势和兴趣取向,全力引导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发展通道设计为管理人才的行政通道,专业操作人才的职级通道和客户经理等开拓人才的职薪通道三个大类。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建立了中层管理后备人才库,并将后备人才与领导进行一对一联系,通过上挂下派等方式,进行多岗位锻炼,找到员工最适合的岗位。
最后,畅通竞聘渠道,确保“选好人”。该行对总部管理岗全面实施竞争上岗,让优秀年轻员工有机会走上管理岗,并得到锻炼,能力得以提升;在网点层面,把分理处主任岗作为培养年
轻员工的无障碍通道,真正实现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美化亮化”工程提升“能为”水平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着重在文明创建、行风评议等美化亮化工程上下功夫,全面提升自身“能为”水平。
创先争优办实事。该行积极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企”等活动,及时为百姓排忧解难。此外,还创新推出小额创业贷和小微信用贷,拓宽融资担保方式;创新推出小额农贷中心,实行一站式阳光办贷。
文明创建领风尚。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通过开发文明单位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刊印服务专刊等形式,全面营造创建氛围;通过统一标识、健全设施,确保硬件全面达标;通过服务规范、礼仪展示,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行风评议树形象。围绕“转变服务作风,打造满意银行”这一主题,统一制作评议投诉意见薄、评议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开展自评与互评,及时掌握员工从业行为。
同时,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还邀请新闻记者以客户身份体验该行的相关服务,聘请人大、政协等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开展明查暗访,切实了解该行的服务质量和经营行为,为该行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