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农信社扬帆远航的灯塔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罗旭东
有幸在北京参加了“农信银杯”第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聆听了尚策东方品牌策划公司萧奕老师的主题演讲,以及各家农村金融机构同仁的精彩发言,对农村金融品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随着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初步确立,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垄断经营地位将逐步被打破,市场份额被“蚕食”,品牌“短板”逐步显现。在做大做强过程中,农信社始终面临着发展战略、市场定位、管理模式、营销理念等一系列问题、困惑和挑战,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的竞争最终都将转化成品牌的竞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独具特色的品牌将成为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致胜“法宝”。
农信社必须着眼长远,增强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积极培育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银行品牌,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
作为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的“根基”在农村,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也离不开所服务的中小客户群体。因此,农信社品牌要有科学清晰的定位,品牌要与市场定位相一致,与服务的客户群体相吻合,要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中小”的特色定位。同时,每个地区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人文古迹、独特的风俗等独具特色的内涵文化,并深深扎根于当地群众心目中,农信社品牌要契合客户服务需求,必须融入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才能与客户产生共鸣和互动,使品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更有利于品牌传播和推广。
品牌的名称和标识只是品牌建设的第一步,要真正打造一流农信社品牌,还必须持续做好品牌宣传和传播推广,宣传过程中要注重传播视角和传达方式,使品牌宣传具有新颖性、通俗性和专业性,重视客户体验和感受,使广大客户易于接受。
另外,还须重视品牌的长期维护工作,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进行品牌诊断和评估,适时调整品牌宣传策略,持续积累品牌资产,不断提高农信社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使农信社品牌“根深叶茂”、品牌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品牌建设破解农金创新难题
□ 山西榆次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曹双马
应“农信银杯”第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组委会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并荣获了“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十大品牌创新人物奖”。作为山西农信系统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代表,我深感重任在肩,使命重大,特别是能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同行进行交流,更是让我感受良多。
通过这次论坛“方向指引、案例共享、产品推介、经验交流”的创新之举,无疑让我们看见了破解农村金融创新难题的希望。从我们山西榆次农村商业银行来讲,虽然我们完成改制才仅仅一年,但对于在管理、服务、产品方面的创新和尝试却一直在做,也正如北京尚策东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CEO 箫奕所讲,品牌建设是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步伐,首先要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程,在推广担保机构担保、农户联保的基础上,加强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中介机构的合作。同时,还要探索扩大抵押品范围,并根据不同的支持对象,适当引入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农业保险等政策,达到分散风险、防控风险的目的。
其次要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改善信贷管理体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鼓励农村基层机构开展涉农信贷产品的研发,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内部考核机制,将金融产品创新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沿着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三个方向推进体制改革,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进一步加强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创新用人机制,多向县域金融机构配备一些复合型人才,为农村金融注入新生力量,使农村金融创新持续、快速推进。
两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带给我的收获和经验却弥足珍贵。这次论坛,让我极大地拓展了视野,开阔了知识面,对于今后的体制改革方向和经营发展前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大家普遍感觉,这次论坛办得非常成功,相信这次论坛也必将会为全面提升农村金融品牌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造品牌形象 提升市场竞争力
□ 巴彦淖尔河套农村商业银行 徐俊华
河套农村商业银行创办的内部刊物《金河套》在“2012年度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内刊”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内刊”称号。在颁奖典礼上,我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通过这次会议,还收获了很多典型经验,也结识了全国各地农金战线的精英,这些都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获奖嘉宾有满腔赤诚、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农金事业的管理者,也有勤恳为农、坚守在一线的最美乡村信贷员,访谈中他们用很朴素的话语说出了工作的心得,讲出了为何愿意用一生奉献农金的心结。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对事业的忠诚、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求真务实、扎实肯干的优良作风,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高尚情操,自觉践行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农金事业的新篇章。
颁奖典礼过后,安排了精彩的演讲,多家农村金融机构代表就论坛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分享,既有农村金融机构品牌建设案例研究和方向指引,又从更高层面、更宽视角、更深层次探寻了农村金融机构品牌建设的创新之道与未来发展趋势,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此次品牌建设论坛不仅为农村金融机构品牌建设工作人员搭建了交流的平台,而且启发了我们的思维,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一些认识。作为金融企业,不仅要有先进的设施、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更要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品牌建设已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提高社会声誉、展示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农村金融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只有擦亮品牌,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在立足岗位的同时,只有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创新为伍、敢为人先,用超前的创新思维,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才能面对复杂的局面沉着应对,才能开启农村金融新时代。
内刊亦是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的名片。创办好的内部刊物,也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栏目设置、文章的内容不仅要特色鲜明、贴近生活、贴近客户,而且要充分展现企业的实力与内涵,使内刊真正成为宣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品牌。
品牌打造 内刊指引
□ 江苏启东农村商业银行 徐 锦
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暨“农信银杯”第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颁奖典礼在北京如期举行。我行的内刊《启东农商银行》荣获了2012年度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内刊。
在获奖者和颁奖嘉宾感人肺腑的发言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随着金融消费的成熟,金融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特别是全能性外资银行的登陆,中国金融消费者呼唤着个性化、差异性的“中国金融品牌”的服务。
商业银行在这样一种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打造一块具有价值典范的金字招牌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尽快提高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探寻开展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品牌建设的创新之道已是迫在眉睫。
我们要把金融品牌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来认识,一流的品牌意味着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率。是否拥有自己的强势品牌、知名品牌,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成熟与否的基本尺度,是判断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强弱的基本标准。
《启东农商银行》内刊的发行是我银行打造金融品牌的文化力举。此次得奖的殊荣使我体会到,一本好内刊不仅是我企业的精神食粮,更是展示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声誉、打造服务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将启东农商银行人努力拼搏、踏实奋进、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崭新面貌呈现于前,为打造启东农商银行的金融品牌作了充分的铺垫。
任何一场改革创新的过程都是漫长而艰巨的,都需要领导的正确决策、创意的大胆可行、践行者的脚踏实地、拥戴者的全意支持。在金融大潮的巨浪面前,我们的每一步都需要认清未来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躲避看不见的暗礁,开辟不同寻常的路线。唯有正确方针、敢为人先,才有可能抢占先机、先发制人,在金融的海洋中航行得更快更远。
农村金融品牌的建设之路
□ 吉林双阳农村商业银行 赵 红
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农信银杯”第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我有幸陪同荣获“最美乡村信贷员”称号的吉林双阳农村商业银行新安支行行长徐元章同志参加了颁奖典礼和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让我受益匪浅。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事业的蓬勃发展、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农村金融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此次论坛上,我印象最深的是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的经验交流材料。自2009年4月成立,一直致力于牧区牧业的经济扶持,以打造区域性精品村镇银行为发展之路,成为“草原上的银行”、“马背上的银行”和“牧民信赖的银行”。
我深深地体会到品牌精神传递的重要性和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品牌价值竞争力之间的密切联系。吉林农信人始终牢记因农而生、随农而变、为农转型、助农富强的企业使命;秉承至诚至善、自律自强的企业精神;树立责任、创新、价值、人本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敬业、守规、尽责的职业道德观;致力于成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
金融企业的品牌形象、核心价值体系、产品的创新以及团队的建设等方面,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传承、是发扬、是创新,农村金融文化是体现于视觉上的统一感官、服务上的文明礼仪、贴近地域特点及风土人情的产品特色,文化是一个企业或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企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虽然会议是短暂的,但是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待我们去交流,去探索,去创新。我相信在学术界、理论界、金融媒体以及所有农村金融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之路虽任重而道远,也必将是硕果累累。
市场决定方向 创新引领未来
□ 福建南安农村商业银行 洪建全
作为一家地方性银行,福建南安农村商业银行一直立足于农村广阔的中小市场,鲜明地提出了“草根性”的理念,坚持“错位竞争、差别服务”的经营策略,将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作为经营理念。随着泉州金改的全面推进,作为“草根金融”的南安农商银行,因市场之势不断推进体制变革、科技支持、产品创新,逐步强化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评选活动中,该行“成功”系列理财产品喜获“十大品牌创新产品”奖。在同颁奖典礼与会嘉宾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项好的产品,研发和推广思路有共同之处,即通过深入调研市场,开发出适销的产品,而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宣传,才能够真正获得好的业绩。
市场决定银行的发展方向,作为沿海经济重镇的南安市经济发展迅速,民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较低的风险配合较高的资金收益,使理财产品逐步替代民间借贷成为民众资金投放的重要渠道。因此,地方农信社完善金融产品结构的重要环节,更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利用农信社便利的网点和丰富的宣传方式,广而告之、快速铺开市场,满足了广大农民提高短期资金收益的金融需求。在前几期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采取产品预告、限售等营销策略,每期产品的推出均能在一至两日内销售一空,体现了农村地区极大的市场潜力。
或许部分农民客户对专业金融术语仍旧陌生,但对收益率、灵活性的感受却是直接的,市场反馈非常敏感。
从参与品牌价值榜评选至今,南安农商行金融产品的研发之路正越走越宽,产品库日见丰富,新产品的推出,市场反应依旧强烈,显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