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6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天下普洱 妙生茶香
——访云南省普洱市委书记卫星
□ 本报记者 周 滨

  在2013国际茶业大会举行期间,普洱市委书记卫星谈到普洱茶产业,坚定表达了普洱市委、市政府将把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作为最大理念,走出一条绿色茶业之路。

  绿色的普洱   金色的希望

  普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普洱茶生产优势,而普洱茶因拥有“健康之液、灵魂之饮”的美誉,在当今中国的各大茶类中备受推崇。截止到2012年末,普洱全市现代茶叶总面积14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22.8万亩;共有茶叶初制所1164个,茶叶主要加工企业142户;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70.8万亩,获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11.8万亩,全市茶园基本达无公害茶叶标准管理水平。

  如今,普洱市茶区分布在10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涉及农户23.88万户、130余万人。2012年普洱市完成毛茶总产量7.87万吨,同比增29.44%;加工成品茶3.46万吨,其中绿茶1.65万吨,红茶0.18万吨,普洱茶1.63万吨;实现总产值60.38亿元,同比增66.89%。其中农业产值22.48亿元,同比增53.87%;工业产值31.25亿元,同比增74%;第三产业产值6.65亿元。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省第一。普洱市委、市政府计划到2016年,完成茶产业总产值200亿元的目标。

  卫星表示,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普洱市委、市政府着重从政策上、资金上进行扶持,重点以几大举措推动产业前进。一是成立了国家普洱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普洱茶研究院。二是对全市的现代茶园实施生态、绿色、有机化改造,创建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并按绿色食品、有机茶标准规范茶园管理。三是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开展了普洱茶6个领域15个课题研究并获得多项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四是积极打造普洱茶品牌,先后举办了12届中国普洱茶节,提高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推进普洱茶庄园化发展。

  

  未来的普洱   天下的茶仓

  在谈到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的做法时,卫星书记概括出五个要“抓”,具体地作了说明。

  一是抓基地建设。首先要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工作。普洱市委、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将全市现代茶园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推进生态、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优化茶树品种,创建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复合茶园,按绿色食品、有机茶标准规范管理茶园。同时用两年时间,组建覆盖全市茶区的茶叶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和茶农组织化程度,着力推进“优质、生态、高效”茶园建设。其次要加强茶叶的种植、管理、采摘、加工、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二是抓加工生产。首先要推进普洱茶功效研究,开发功能普洱茶产品,加快对普洱茶降血脂、抗肿瘤、抑制膳食脂肪吸收、安神等保健功效的机理研究和论证,确定普洱茶内的有效功能成分,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其次要开发半自动化成套设备,改进普洱茶传统的渥堆发酵工艺,实现普洱茶发酵的数字化和半自动化控制,解决普洱茶生产清洁卫生的问题。再次要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安全、云南大叶茶制作(红、白、青、黄、黑、绿)等标准及制茶工艺创新、精深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三是抓品牌打造。着力巩固和打造10个茶叶知名品牌,建设10个集茶园观光、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茶庄园,力求在民族茶文化、茶庄园经济建设上有新突破,。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市级以上茶叶博览会和茶叶质量评比活动,积极引导茶叶规模企业争创名牌产品。

  四是抓龙头带动。普洱市委、市政府今年将重点培育10个年产值1亿以上茶叶龙头企业集团,同时按“标准化、清洁化、庄园运作模式”改造提升109个茶叶初制所。通过整合资源,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茶农的利益共享机制,提升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水平,为打造茶业强市创造条件。

  五是抓优势集聚。着力打造10个茶产业综合产值上亿元乡镇,每年评选10个运作规范、带动性强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以点带面,提高全市茶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