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伴随着茶业和休闲消费的发展繁荣,茶馆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相对于散布在商业楼宇、一般社区的高中低档茶馆,有一类茶馆比较独特,也较少受到关注,那就是开设在星级酒店的茶馆。近期,我们对这类茶馆进行了探访。为便于对这个业态和经营类型做专业的报道,我们将它称之为“酒店茶馆”,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必要的界定:第一,它们都开设在星级酒店,客观上形成了以酒店顾客为主要消费和服务对象的特色;第二,从权属上它们不属于酒店,属于“店中店”经营模式。相较于那些酒店自营的茶饮服务项目,它又比较专业。
带来双赢的“嫁接”
北京最早的酒店茶馆大约出现在10年前。北京弘香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先吃“螃蟹”的人,2001年,公司总经理陈建煜在四星级的北京铁道大厦开设第一家茶馆,此后创立“弘香轩茶苑”茶馆品牌。他告诉记者,一位台湾朋友向他传递茶馆进入酒店的理念,让他萌生茶馆进驻酒店的想法。当时北京的茶馆很多,独立经营费用大,如果从酒店租用场地,可以节省大笔成本投入,还可免去茶座模式对账分成的麻烦。陈建煜认为,茶馆能进入酒店的主要原因在于顾客对茶饮需求的提升。茶馆为酒店可以提供多种类、多品质的茶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顾客的需求,尤其是高层次顾客对茶饮的品质要求。酒店茶馆业正是借着这个契机发展起来的。
酒店茶馆业的特色决定了它首先要成为酒店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其经营注入生机,带来一定效益。陈建煜认为,酒店茶馆首先为酒店节省人力、管理,以及产品和设备的成本投入;其次为酒店增加收入,实现合作共赢。以弘香轩茶苑为例,好的店每年盈利在二三十万,差些的也能有5万左右。他说,如果在四星级酒店租100平方米来经营茶馆,装修费用加上租金约为50万元,经营好的话,两年内可赚回装修费用,此后只需每年交付10多万元的租金费用。如果能与酒店签下长期合同,茶馆客源有所保证,每年盈利基本是稳定的。
茶馆的进驻还为酒店增加了文化内涵,茶文化有助于提升酒店形象。乐活吧的创办人王玲玉女士谈到,北京内蒙古大厦的不少顾客通过乐活吧认识了黑茶,接触到茶膏,乐活吧无形间普及了茶叶知识,为酒店开启了一扇文化之窗。业内人士认为,酒店茶馆作为高级酒店软性服务的提供者,可针对性地推出茶叶产品,借助茶文化,紧密结合酒店文化来打造文化提升点。
经营非专不足以立足
酒店茶馆做好专业的市场经营规划是重点,在找准定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供专业服务。王玲玉告诉记者,她曾有过酒店工作和管理的经历,茶馆若想进驻酒店,首先要考虑酒店的类型,判断准备进驻的酒店是商务型还是快捷经济型,是国际品牌酒店还是自有品牌酒店,因为酒店类型直接关系到客户来源、层次和消费习惯,消费群体是茶馆产品组合和经营定位的重要考虑。其次,在服务满足住店客人的基础上,立足酒店客源,吸引周边消费者。她认为,酒店茶馆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除了考虑酒店位置及氛围,关键在于茶馆要拥有自身特色,以高质量的茶饮及茶礼作为后盾。
酒店茶馆在茶艺服务上要比酒店自营的茶座更专业。虽然客源已有保证,但酒店茶馆不应降低服务水平,更应提供专业服务。丽都酒店的一名主管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酒店设有一间外来的小茶室,但经营人员只负责简单的卖茶,不能积极有效吸引顾客,因此酒店对它也不够重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多数酒店内的茶馆存在着类似问题,这样的酒店茶馆给人可有可无的感觉。
业内人士认为,酒店茶馆高端客户这块“蛋糕”虽然诱人,但关键在于如何以茶馆的专业性去获取长久经营的权利。一位酒店经理向记者诉说,他看到的酒店茶馆大多欠缺专业的经营理念,茶艺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品茗氛围不足,可有可无的存在,造成茶艺项目的合作短暂。可见茶馆进驻酒店容易,若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提升专业素质是关键。
长远发展还需品牌独立
酒店茶馆既然是茶馆与酒店的结合体,是否打造和突出茶馆自己的品牌?陈建煜说,公司创办之初,正值中国茶叶市场变革时期,许多茶企从纯粹的销售商品到建立品牌。公司在原有销售生产茶叶的基础上,建立以健康品味文化为主题的茶艺合作经营连锁品牌——“弘香轩茶苑”。多年的经营,使陈建煜领悟到品牌重要性,并研究出品牌输出的经营模式,在“弘香轩茶苑”品牌之下,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企业理念,在西式酒店中坚持着茶香古色的风格。他介绍,弘香轩茶苑目前入驻的多是四星级酒店,五星级酒店场租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不少知名酒店找到陈建煜洽谈合作时,都提出不可以打造茶馆品牌。陈建煜认为,如果不能体现茶馆品牌,入驻再好的酒店也只能作为附属品,不能获取长久的发展。同时,品牌的树立可以体现茶馆的品质和形象,进一步监督茶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而目前不少酒店慕名洽谈而来,也正是因为弘香轩茶苑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