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4日,农业部、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共同在北京举行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启动仪式,天津武清、河北玉田等2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负责同志签署了加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承诺书,将着力在探索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新体系、以订单农业为基础的产销新模式、以资金整合使用为重点的财政支持新方式、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农业投融资新机制和以农业保险为保障的风险防范新措施等方面先行先试。
据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部署。选择部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化农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是六部门共搭改革平台、共谋发展思路、共破发展难题的协同行动。试点示范区将积极创新、大胆试验,尊重基层创造、顺应群众期待、凝集各方共识,努力破除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未来十年是中国农业转型最关键的十年。”中国农业大学M 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土地流转后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发生变化,过去是“公司+农户”的模式,将来“公司+农场”可能成为主流。
此次试点中关于探索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农业投融资新机制受到各方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建国称,目前农村金融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继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研究创新涉农贷款抵押担保办法,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等。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认为,过去十年我国在农村金融改革上的投入超过2万亿元,但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在新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中,要做到市场化的改革,由市场和投资者来决定哪种形式更适合当地的需要。
(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