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成本不断攀升、产能过剩加剧,不少服装企业做起了副业。雅戈尔、杉杉、红豆、美特斯邦威等国内服装品牌,都已成为做跨界生意的老手,纷纷向地产、金融等领域进军。
“这就是常说的服装企业空心化现象。”中国服装协会专家顾问团成员、服装品牌经营战略专家闵光亚表示,很多服装企业由于向其他行业进军,却让自己拥有的服装品牌成了空壳,这已成为目前行业内较为普遍的现象。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服装企业的短视、浮躁。”闵光亚介绍,很多服装企业根本没有打造“百年品牌”的计划,看到本行业利润收窄,其他行业利润丰厚,就匆忙向这些行业倾斜。
事实上,真正能够从副业中掘金的服装企业并不多,有些甚至反而被副业拖累。
最近,雅戈尔被曝患上了“房地产依赖症”,此前多个重金拿下的地王项目如今多陷入销售不畅的尴尬局面。商报记者查询雅戈尔2012年年报发现,截至2012年年底,雅戈尔的存货余额达234.73亿元,其中地产业务库存200多亿元,占雅戈尔去年年末流动资产的七成。
另一家服装企业杉杉股份的三大支撑性业务分别是服装、锂电池和投资。虽然杉杉股份在锂电池和投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最近3年时间中,其服装、棉袜等却出现过四次质检不合格,包括羽绒含量不够、纤维含量不足等。
此外,红豆股份2012年年报显示,受房地产业务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影响,2012年公司净利润为同比下降18.66%,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同比也略有下降。
“如果没有详细的规划,盲目发展副业只会让公司陷入混乱。”服装营销顾问桑伟胜昨日介绍,一方面,企业不停地涉足新产业,将原来产业的骨干人员进行分流,资金也开始倾斜,本行生意便会开始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另一方面,企业用做服装的思维去做投资等新领域,就像现在很多传统企业转型做电子商务一样,到头来企业负担只会越来越重。
而这种“空心化”继续扩大,会导致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越来越多。温州部分休闲鞋服企业出现倒闭,与这种盲目发展也不无关系。
服装品牌营销专家艾浪滔表示,企业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围绕“企业品牌”这个核心,来明确主业、副业的战略定位,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让主业、副业扮演各自合适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