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田电机中国市场发展而言,规模不是问题,价格不是问题。
因为山田电机主销日本进口或日本品牌在华工厂出产产品的定位策略,其背后是日本国内2万亿日元的销售规模,2378家店铺网络,任何一个日本品牌都不会因为中国市场而轻易“得罪”山田电机,并将其成为山田电机中国市场商品经营方面的“以日制中”战略或独特竞争优势。
但是,如同百思买自有品牌店进军上海折戟一样,人才则是山田电机中国市场早期发展及下阶段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可靠情报显示,山田电机沈阳店中基层干部、员工流失数目可观,再加上天津店对干部的分流,沈阳店面临开业后最大的问题,即人才缺乏。
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国市场,适合山田电机的门店运营及顾客服务的经营性人才并不多。
首先,虽然都是家电为主,但是山田电机LABI店(都市型店铺)在经营方式上更接近百货卖场或者综合购物超市,而非国美、苏宁等家电专业卖场,因此,来自于家电连锁的人才未必比百货业、超市业的人才更适合山田电机。
其次,日本流经营对服务、标准等的理解与国内同业存在着堪称不可跨越的差距,所以山田电机的人才选择面将会更窄。永旺、伊藤洋华堂等日系百货、超市的人才可能更适合山田电机,但是,前者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
除此之外,山田电机只好走一条路——在中国招募大学生,在日本招募中国留学生,走人才自造的道路。
按照日本国内家电量贩店店长每日工作项200多项、每日巡店步数7000~1万步的要求,培养1名合格店长需要20年之久的人才培训周期测量,这条道路将相当长。
同时,即便其内部培养人才的目标完成,但是,在不断进入新城市、新市场的“填空作战”中,山田电机仍将面临地域文化差异的问题。
(端木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