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屋,五间房,狭小,逼仄,到处是灰尘和杂物,院子的墙缺了一角,游客一边拿出相机拍照,一边叨念着“这可是历史”。这是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一个废弃很久的农家院落——莫言旧居,这番景象的确只是历史的定格。
如今,这里的人们正感受着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新生活、新体验,而金融服务的便捷化与多元化正是诸多变化之一:使用自助服务终端,随时随地都能在家门口存取款、缴费、领补贴,基础性金融服务应有尽有;只凭借信用就能方便及时地拿到贷款,实现创业致富梦想……让这些现代金融服务走进农户的高密农村商业银行,恪守着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助农服务信息员: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
“现在方便多了,家门口就能领补贴款,以前还得去镇上,得走上十多里地呢,来来回回折腾大半天。”一个在农民自助终端服务点刚领上补贴款的老农笑着对记者说。
“我们的责任就是解除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盲区,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存取款、账户查询、缴纳电话费、支取惠农补贴、口头挂失等业务,让农民真正享受均等化金融服务。”高密农商行助农服务信息员孙文晓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服务种类。
在农民自助终端服务点的墙壁上,张贴着各种有关农商银行信贷产品、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宣传海报。“我们不光给农民办理业务,向农民宣传农商行的金融产品也是我们的职责,农民也经常向我们咨询如何贷款。”孙文晓指着墙上的宣传海报说。
据了解,该行通过合理配置助农信息服务员,形成了普惠金融的新格局,进一步推动了支农协理业务向综合性服务业务转型。截至目前,该行有助农信息服务员500人,协理存款18亿元,已在全市布设农民自助服务终端192台。
信用联盟:实现贷款“零不良”
高密市文宝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文宝同时还担任着一家“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的会长职务,他对记者说:“会长要像经营自己的企业一样经营信用联盟。”
记者了解到,联盟会员之间相互担保,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率相对优惠10%,这样不仅使会员享受到利率优惠,农商行也有效地防控了风险。
“以前我们这里确实有拖欠贷款的行为,但是自从加入信用联盟,大家为了维护好集体的信誉、争取更优惠的利率,都按时还款,现在还有好多人想加入我们联盟呢!” 薛文宝向记者讲述了信用联盟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原因。
“有时会员资金周转不开,从我这里拿个三五千元,也是常有的事情,会长嘛,就是得认真负责‘保护’好我们的信誉!”薛文宝为了维护联盟的“零不良”,认真负责好地做好各项工作。
高密农商行副行长李伟波介绍说,“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是该行将中小企业信用联盟管理理念嫁接农村市场创新推出的信贷服务模式,信用联盟由联盟理事会和农商行共同管理,形成信用共同体,有力地解决了风险防控问题。2012年该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79%,列居全省最低水平。
据了解,该行将农民信用联盟作为加强农村信贷管理的新策略,逐步打造“行业自律,联盟自治”的管理运作模式,真正使联盟成为坚实的风险屏障。截至目前,该行共组建“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969个,会员14712家,联盟会员总授信12.6万元,贷款余额6.9亿元。
“高密农商行始终坚持面向农户、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和小微企业四个面向,在11家金融机构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占有42%的市场份额。”在谈到经营策略时,李伟波首先提到的是找准市场定位。据了解,截至目前,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09.3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5.5亿元,较年初增加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