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先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到如今与国有银行、外资银行、村镇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农村金融业务,为了保持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绝对主力地位,勇于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是当前农信社实现突围的策略之选。
10年前的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正式下发,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由此启动。
经过10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农信社、以及由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农合行与农商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已经占据大半江山,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然而,竞争态势的激烈却有增无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令其他金融机构的触角继续向农村延伸。
从原先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到如今与国有银行、外资银行、村镇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农村金融业务,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王耀辉在日前召开的2013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上表示,竞争确实对农村金融的活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为了保持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绝对主力地位,勇于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是当前农信社实现突围的策略之选。
品牌的定位:为农服务
“农商行的管理优势在县域,它的品牌优势和专业优势在服务‘三农’,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才能保持绝对优势。” 荣获“2013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十大品牌创新人物”奖项的吉林舒兰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石义,在颁奖礼上发表了这样的感言。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建华也认为,如果仅从市场利益出发,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农村微小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因为成本高、风险大。但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却能担当起社会责任,积极创新农村的金融服务,为解决农村贷款难题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也因此打下了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品牌基础。
“品牌定位是把刀,一旦切割成功,就能与竞争对手很好地区分开来;品牌定位也是一堵墙,如同领土线一样,阻隔了和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态势。” 北京尚策东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CEO箫奕在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上解释了品牌定位的重要作用。
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正是为品牌定位划下了一条最外围的领土线,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主战场锁定在了农村金融市场上,也将整个农信系统涵盖在了一个巨大的农金品牌之下。
“农村信用社品牌建设的定位,要与市场定位吻合,与客户群体相匹配。” 江西省吉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胡福亮在发言中,持同样的观点。
改制为农商行,已经成为农信社发展的大趋势。改制后的农商行,在经营管理和品牌建设上,实行的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和要求。但是,生存的土壤并没有改变,农商行仍是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机构。
“改制不能改姓,多年来我们农信社发展依靠自身网点的优势和政策优势扎根农村市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胡福亮认为在品牌建设中,农村金融机构同样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市场。
而与农村金融机构相关联的品牌也同样需要秉承这一市场定位,方能凸显优势。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品牌定位正是基于专门为农信系统提供支付清算服务这一市场定位。“农信银支付品牌,不是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品牌,而是全国农信社,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共有的品牌。”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王耀辉说。
品牌的基础:以人为本
在2013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颁奖礼上,有这样一支领奖队伍:他们中的一些人穿着民族服饰,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还有一些人并不善于言谈,却有着最诚挚朴实的笑容。他们就是“最美乡村信贷员”。
这些来自基层的工作者,正是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称赞他们默默在基层奉献的精神,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这种精神”。其实,品牌建设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品牌精神的传递是品牌缔造者精神的传递,品牌的实质是品牌缔造者的人品。而这些身处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正是品牌精神的直接传递者,他们就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品牌形象。
“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在2013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上,这句话频频出现在农金人口中。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机构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个特色鲜明的LOGO、几十家统一装修的网点,和穿着统一服装的员工。他们更在乎的是LOGO背后蕴含的企业精神、统一形象背后的企业文化,以及员工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
福建泉州农村商业银行正是以文化打造品牌。该行梳理了有着1500年历史的泉州刺桐文化,将其融入到自身的企业文化中,设计独特的文化符号,打造出泉州农商行的文化品牌。
“员工所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也就是品牌。如果从高管到一般的中层管理者,再到员工,都可以坚定不移地按照企业精神来行事,品牌建设一定做得非常好。”杜晓山说。
以人为本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客户体验与感受就显得尤为重要。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服务“三农”的基本市场定位下,进一步进行差异化定位,明确小微企业和农户为服务对象。“我们现在将全区18.7万户农户全部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存储了所有农户的基本信息,推进特色化的金融服务。”该联社理事长张金禄在论坛上介绍了差异化服务的成功经验。
“农信社要做出品牌特色,就需要突出差异化,做成自己的特,特里面还要做精,精了之后还要做好,做好了才能做优。” 杜晓山认为差异化的定位可以解决农信社发展和改革中面临的一些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