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3D打印的诱惑


  3D打印技术尚处在量的积累中,但业内已经感觉到3D打印需要一个质的变化,可能是在材料上或是工艺上的新突破。3D打印的远景很大,但对企业来说,目前的生存问题仍是关键。

  3D打印彻底“火”了。在媒体之外,裹挟着“3D打印”这个令人似懂非懂的概念,资本市场早已开始了一轮又一轮肆无忌惮的爆炒,资本助推之下,企业更是按捺不住,不惜砸下重金杀进这片“蓝海”,一个潜伏了近30年的“增量生产”技术就这样突然爆发了第二春。

  英国的《经济学人》在专题中认为,3D打印将颠覆规模生产的优势,降低设计的门槛,改变供应链的地理格局,而且将3D打印描述为当今全球范围内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数字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真的那么美好吗?  

  3D的诱惑

  从2012年开始,3D打印概念便已经在美国市场发酵。两大3D打印概念股从强手如林的科技股中脱颖而出,一是在纽交所上市的3D系统公司(3D Systems),另外一家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tratsys公司,两家公司股票在2012年涨幅均超过300%,是美股市场当之无愧的新星。

  今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前所未有地提出,3D打印技术将加速美国经济的增长,并指出美国一些落后地区可能借此创造奇迹,成为全球新的高科技中心。此言一出,全球为之轰动,不仅是美国市场,全球资本市场的3D概念股都疯狂起来,最爱炒作概念的中国股市自然不会落下这一班车。

  有媒体通过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被纳入3D概念股的21只股票涨幅全部为正。其中,中航重机涨幅超过120%,光韵达涨幅超过110%,高乐股份、海源机械等一大批股票涨幅在70%至90%。

  据统计,国内目前从事3D打印技术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总数不过二三十家,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不到100家,当前世界最大的3D打印企业年产值尚不足5亿美元。尽管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近30年,但从当前这种行业现状看,称其为新兴产业可谓名副其实。

  “现在还是3D打印技术的起步阶段,产业化的初级阶段,未来3至5年将是3D打印技术最为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今年5月29日,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京召开,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大会上表示,“如果推进顺利,预计3年左右,国内3D打印技术产值可能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全球范围内有望实现5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形中心主任林峰表示,不要过度消费3D打印概念。

  林峰认为,3D打印技术本身是一门新兴技术,所影响的并不限于制造业本身,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科学研究的方法都会产生一定的变革,但如此大的变革不会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发挥出效果,如果我们过度消费这个概念,很可能会让社会对这项技术产生怀疑。

  在资本疯狂炒作3D打印之后是存在的一些更加现实的问题。  

  技术的隐忧

  资本对3D打印概念的追逐,一些人开始担忧,毫无理性的资本过于疯狂的介入,会不会造成这个行业提前进入恶性竞争,成为光伏产业式悲歌的又一个前奏?

  “对于一项新兴技术的培育,仅凭热情远远不够,我们要理性、更要客观地科学规划布局,避免在发展初期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防止3D打印技术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日前在出席世界3D打印大会时就发出警告。

  “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提出对发展3D打印技术的产业规划,仿佛一夜间,3D打印技术就要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但是,市场在哪里?用户在哪里?我们尚不清楚。”张梅颖说。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表示,当前媒体广为传播的“3D打印机进入家庭”实质上是桌面级的3D打印机,而桌面级的3D打印机仅仅只是3D打印领域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往往容易混淆和误导用户企业。事实上,3D打印产业最大的市场在于企业,而这部分用户当今依然保持沉默。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3D打印还处于成长期,希望政府部门能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和扶植政策,积极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但同时要积极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防止过早产能扩张,否则可能潜伏着风险。

  确实,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具有加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节省材料等明显优势,从航空、动力装备到医疗、体育、影视等诸多领域,均可大显身手。但是不能简单地就此认为,3D打印已经成为理想的制造方式。

  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3D打印仍然受到材料成本高、成型精度低、制造效率差等条件的制约,距离第三次工业革命所要求的“大规模生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可重构生产系统”还相去甚远。

  “我们就像在沙漠上走,大家都能看到远处有一座山,但是谁也不知道走过去要花多久,谁也不知道那座山是不是海市蜃楼;我们能做的只有一步一步向前走,活下去。”彩石激光的创始人和董事长胡斌这样形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让客户接受3D打印仍然是件难事。此外,如何吸引投资方也是个问题。

  对于企业的未来,胡斌坦言,“活下去”是目前的最大目标。“3D打印技术尚处在量的积累中,但业内已经感觉到3D打印需要一个质的变化,可能是在材料上或是工艺上的新突破。3D打印的远景很大,但对企业来说,目前的生存问题仍是关键。”

(沈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