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5月10日下午,中华合作时报社围绕纪念“五四运动”开展了以《青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比赛的现场,中华合作时报的青年人展现了他们蓬勃的朝气,青春的力量,激扬的热情。本期文化副刊节选演讲者的部分精彩演讲刊发。
我也曾神往军事家的叱咤风云,外交家的纵横捭阖;我也曾憧憬旅游家的潇洒自如,探险家的惊险刺激;我也曾发自内心地钦佩律师的唇枪舌剑,医生的剑胆琴心。但我仍然坚定地选择记者这个行业,并甘愿为之奋斗终生。能将自己的力量寄诸笔端,作见证我国改革发展最理性的观察者,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啊!
对青年人来说,青春与梦想最深刻的关系在于,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国梦是家国一体的梦,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梦想被颠覆的尴尬和残酷,但是尴尬和残酷过后,能勇敢地重拾不曾被颠覆的热情,相信被重新整合的梦想和人生,它才会有重新绽放光芒和抵达巅峰的那一刻!
习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那么就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人一点奉献,就会点燃实现梦想的强大青春能量,让中国梦在不懈的奋斗中逐步化为现实。
所以,燃烧吧,青春!放飞吧,梦想!奋斗吧,青年!
——新闻部 王蕾《点燃青春 放飞中国梦》
近一个世纪的征程中,“五四”,已经被吟唱了无数遍。有人说,近代中国是一张蘸满了墨汁的宣纸,是“五四”把黑夜付之一炬,熊熊的烈火中,扬起爱国的旗帜,枪炮的轰鸣中,传来民主的呼声。弹指间,换人间,九十多年过去,我们脚下已经是繁荣富强的新中国。那个世界的悲凉与悲惨,那个时代的动荡与飘摇,仿佛都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远走。今天,我们忆苦,但是苦已远;今天,我们思甜,因为甜更长。一代代的青年人前赴后继,民族复兴的前景也已经愈发光明。过去的一年里,神舟九号接天宫,辽宁母舰靖海疆,九年增产农民喜,社会和谐近小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主义事业中,老一辈在岗位上坚守,新一代在生产中奔忙。“五四”精神并未随风逝,也没有凝固成纪念章,她随着时代的脚步,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从救亡图存到祖国建设,“五四”精神始终关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昂首阔步,我们大有可为!我们的每一天,精彩而绚烂,农业发展是我们的剧目,合作时报是我们的舞台,我们深入基层和农民谈丰产,我们遍访南北与专家话未来。没有蝇营狗苟,只有兢兢业业,化解矛盾分歧,同侪携手向前。我要高呼,勿忘五四运动,英雄永垂不朽,我们相信,坚持五四精神,青年志气长存!
——中国农资 徐骞《勿忘“五四” 志气长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亦是如此。刚进入采编部门的我很不习惯,对于法律专业毕业的我来说,编稿工作在别的编辑看来可能是一件很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对我而言却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尽快熟悉这项工作。虽然工作忙碌而辛苦,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付出和牺牲,但是手捧着每期最新出版的报纸,心中的那份喜悦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怀揣着那份对梦想的追求,工作起来也就乐在其中了。
梦想成真,往往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也常常能创造出骄人的成绩。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我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一个,但我会成为最用心最努力的一个。在工作中,太多难忘的人与事印刻在记忆深处,特别是“农金人”的故事在我心底扎下根来,从不曾淡忘。他们如同一朵朵最美的鲜花,以或坚韧、或无私、或真诚的美丽姿态,绽放在浩然沃野中,点亮着一个个普通中国农民最纯朴的致富梦想。
青春的价值不在于每天忙忙碌碌,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深深地体验和感悟,用理想去选择和造就自己。
青春的光芒,在冉冉升起时会很明亮;青春的花朵,在经历过风霜雪雨后会熠熠生辉;青春的历程,在不断地搏击后才能谱写出壮丽篇章。
——合作金融 李阳《使命点亮青春》
作为一名中国供销的电视人,我的中国梦就是有一天,我们能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供销合作社的“中国合作经济网络电视台”,能够让全国370万供销职工和中国的9亿农民看到我们为他们精心打造的“三农”电视频道,使之成为“聚焦三农,关注合作,服务基层,传播感动”的供销系统有影响力的电视媒体,为传播合作经济理念,弘扬合作社文化,提升供销系统的知名度、美誉度、凝聚力做出我们供销电视人应有的贡献。
没有行动不足以谈梦想,所以我会注意平时的积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视频节目,琢磨为什么别人做出来的节目吸引观众,并把所想的东西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我们青年一代总是要走向未来的,但是有些人是追逐明天的脚步,而有些人则是被时间推向明天,我希望成为前者。李大钊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个国家是由无数的小我构成,我奋斗,中国就不会停滞不前;我呐喊,中国就不会睡眼迷离;我青春,中国就不会伛偻前行;我有梦,中国定有腾飞之日!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青春可以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源泉!
——声像中心 李玉萌《铭记“五四讲话”,用青春承载中国梦》
有人曾说过,青春与年龄无关,只要我们勇敢一次,经受住时代的考验,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的青春才有意义。
对于贸促分会来讲,自主筹办展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了无数的挑战,尤其是在近两年贸促分会改革重组之后,大家承受着旁人想象不到的压力。然而,有压力才有动力,正是由这种压力转化成的动力一直激励着我们。一切工作从零开始,不断地努力学习、借鉴、探索。不论是在展会前期筹备过程中,还是现在紧张的招展过程中,我们始终一丝不苟,从未有过一丝懈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前辈们经常会说我们是娇惯、叛逆的一代,而我要说的是,虽然作为“幸福”的一代,物质生活的确越来越舒适、安逸,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五四的传统与精神,我们同样有一种紧迫感,同样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尤其是在报社这个年轻的、充满新鲜血液的团队中,我们一定会传承五四精神,在传承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争当岗位先锋,在工作中创新、铸就辉煌!
任凭时光的冲刷,岁月的磨痕,我相信,这些日子的点点滴滴会一直清晰的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并且促使我们持续为报社,为供销系统做贡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我们的青春年华!
——贸促分会 查雅楠《青春芳华 载着梦想前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身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将怎样才能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样用青春唱响中国梦?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泼洒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呢?我认为,敬业就是爱国,要用敬业精神去体现爱国之情。2013年初来到新闻部,对这里的一切仅仅是略知一二。从给编辑校对开始学起,在校对的时候领略新闻部的采编风格。在主编和审校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成熟,从刚开始满版的红色错误字样,到现在的看一眼就能将错误尽收眼底。这些成绩让我明白了,只要有敬业精神,就能够督促自己去努力,去用心,就能够慢慢的积累更多。就能够为媒体行业奉献一点点。
报社是我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对于青年员工来说,多一点危机意识,是对报社和我们个人的负责;多一点危机意识,更是改革中的媒体行业所需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来到报社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让我觉得,成长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只有一锤一锤敲下去,将空洞的缝隙填满,才能成为一块扎扎实实的硬板,没有丝毫漏洞,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积累的过程、沉淀的过程尤显重要。
——新闻部 郭晓雪《居安思危 奉献媒体行业》
知识是成功的基础,技能是实现成功的工具。初进新媒体部,部门主编让我进行各种技能的尝试,新闻写作、网站维护、电子报制作、专题策划、视频剪辑等等,让我对新媒体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在部门的安排下,我得到了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网络编辑培训的机会。这些尝试与学习,使我有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一年后,我成为新开辟的彩信手机报业务的编辑,从刚开始选稿、编稿的吃力,对严格的出版时间的遵守,到现在的得心应手,点滴进步都让我无比开心。去年,我们新媒体第一次办全国信息化培训班,我们几个小将轮番上阵讲新媒体业务,也是这次锻炼让我觉得我还可以把自己的工作介绍给大家分享,忐忑心情得到释放的同时,还找到了价值认同感的满足与欣慰。
“五四”精神指引我们正确的态度和前进方向。去年,河南的红色之旅,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我走在林州桃花源狭窄的石子台阶上,迈两节陡而艰难,迈一节窄而缓慢,这时,赵老师从身边路过,说道:“走这种台阶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通往高处。”是啊,我们年轻人有时做事急于求成,不讲究过程, 这次遇到困难可能抱着侥幸的心理过去了,下次还是不明白。翻回来想想,只有坚固的根基,在通往高处的路上才能不被压垮。
——新媒体部 谭思嘉《“五四”精神引领 畅想青年中国梦》
今天我们理解的“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更意味着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也正是在这场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登上了社会的舞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一直延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今年3月,我加入了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这个团队。在这里,我感觉到被一种团结向上、创新进取的积极氛围所包围。刚刚上岗我就被领导安排参与2013上海农资电子商务发展论坛的组织工作,从邀请嘉宾到落实议程,从会务工作到报道写作,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工作,让我一下子对农资行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不但认识了业界的人,更明白了许多业界的事。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部门年轻的老同志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勤恳敬业,也从他们身上学了很多采编技巧和行业知识,以及作为新闻人的职业素质。同时我也在这个团队中感受到了报社大家庭中的朴实与欢乐、互助与温暖。
我非常感恩曾经的经历,因为它们带给我的都是正能量。如果让我结合自身来谈“五四”精神,按照我的理解,“五四”精神是一份属于青年人的精神,是一份属于青年人的激情,是一份属于青年人的责任感,是一份属于青年人的进取心。这都是我在工作中感受到的,也将成为我青春岁月的宝贵财富。
——中国农资 郭嫱《拥抱青春 传递幸福》
《尚书·周书》中提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作为新闻行业的青年一代,我想,无论是我还是无数个“我”组成的我们,志向与勤奋都是圆梦路上不可或缺的垫脚石。为此,我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传承“五四”精神,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闻工作,展示新时期报社青年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身为一名茶周刊的记者,责任之余,我深深地感觉到茶行业给予的重任与委托。“比屋之饮”薪火传,茶为国粹责任大。作为茶行业的文化推动者,我和我的同事们带着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深入茶区,探访茶市,通过笔下的文字去传递茶人心声,以行业媒体的高瞻远瞩去引导茶产业发展,在品茶论道中思考中国茶业的前进轨迹。我作为一名茶行业的新人,会带着更加谦卑与勤奋的学习态度,把青春融入到勃勃生机的茶叶世界中去,让文字承载茶人、茶企的期盼,以建设性的真知灼见尽一己绵薄之力,与众多茶人共同点燃茶产业不断腾飞的中国梦!
在圆梦的征途上,个人的力量或许卑微如蝼蚁,但不计其数的青年同伴一起前行,在各自的岗位艰苦奋斗,共同发力,来灌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我庆幸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时代浪潮中,我愿高举“五四”精神的火炬,紧握手中的责任之笔,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新,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燃烧炽热的青春火焰!
——茶周刊 刘旸 《燃烧吧,青春的火焰!》
青春让我们积极向上。人们总是容易被平凡的生活消磨成平凡人。我记得最近看到的一个广告,说得特别好:“大多数人以为,不凡属于舞台上、荧幕中、聚光灯下那些触不可及的人。但,这绝不是不凡的所有!不凡,还属于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属于每天多创造一点幸福的人,属于努力做好每件小事的人,属于比别人多坚持一刻的人,属于在风雨中不离不弃的人,属于为胜利不怕多一次失败的人……”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能引导我们在平凡工作中,做好每一件小事。在工作困难时,多坚持一刻;在工作失败面前,多微笑一次。做好平凡的工作,彰显不平凡的青春。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去,才能完美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中,我们应以五四精神为指引,积极承担起岗位赋予我们的职责,做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人,让青春在工作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总编室 丁文《纪念“五四” 飞扬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