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树:为肯尼亚农民增收添把力
——看肯尼亚农业拓展新方向
□ 本报记者 冯斯正编译

  肯尼亚的有机茶树。
  肯尼亚种植茶树的农民。

  脱贫致富

  朱利乌斯·穆伊瑞居住在肯尼亚山的山脚下,他要耕作一亩近1.2公顷的土地,还要养育6个孩子,生活着实艰辛。干旱、恶劣的野外环境和农作物市场的跌宕起伏时时刻刻都在影响这个佃农。穆伊瑞种植的主要产品是出口欧洲市场的各种蔬菜,尽管进货商总是压低价格,但是生活不得不继续。“每天我都是手不离活儿,只要是采摘下来的蔬菜,无论价格多低都得给它们卖出去。”穆伊瑞这样说。

  直到2007年,转机来了。肯尼亚Earthoil公司希望穆伊瑞在原有作物的基础上再种植一种有机茶树,是新品种。穆伊瑞说:“其实我起初有点犹豫。Earthoil在附近有一座蒸馏厂,他们请我去参观多次,于是我同意了。”

  Earthoil是一家全球商业加工出口公司,为国际市场上提供各种提炼出来的原油,如夏威夷果、辣木、木瓜籽、热情果等,它们大多是由东非的小户佃农种植的。其2007年通过肯尼亚有机油农民联合会向居住在 NaroMoro镇附近的农民引进了茶树种。有机茶树萃取出的茶树精油的大买家中,就有著名护肤品牌The Body Shop。

  种植茶树需要的投资和劳动力虽说不高,不过还是得保证茶农工资稳定,日薪可达到将近1美元。穆伊瑞的第一次收成的茶树有660公斤,赚了9000肯尼亚先令。砍掉能用的部分后,他留下了约15厘米到20厘米的茶树桩,期待着它们再次发芽。可惜旱灾毁掉了穆伊瑞的第二次丰收,好在他没有气馁,为下一次投资了5000肯尼亚先令,结果获利18000肯尼亚先令。穆伊瑞说,他想利用赚来的钱买5头奶牛,因为它们的粪便所生成的沼气可以为他的农场发电。同时,这些钱还能给孩子们交学费、买衣服和书,当然还包括自己的。穆伊瑞面对供求稳定的市场,他很满意。 

  供需呼应

  坐飞机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向北飞,向下俯瞰城市景观颇为壮观,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农场、田圃好似一块块锦缎,共同装点着肯尼亚山脚。肥沃的火山土壤和丰沛的降水使得这片中央高地成为这个国家最受欢迎、最适宜耕种的地区。像基库尤、须弥山等地方堪称是肯尼亚农业的摇篮,在这里农民种蔬菜、水果、鲜花和谷物。

  2007年,Earthoil公司选择肯尼亚山区作为有机茶树的产品带。这种植物多繁茂于土地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它们的枝条可以充当燃料,从而减少森林砍伐。这种有机茶树的寿命大约是25年,一旦栽种上,不出一年就能长成,采摘后8至10个月内又能长出新枝条。

  马克·戴维斯,The Body Shop的研发部负责人,尤为看好这个茶树项目。“我们1994年的时候,从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那里买回一些茶树,但是后来由于当地政府的操作,这些部落决定参与到其他活动,不再向我们提供茶树精油了。如今和肯尼亚的合作是继续这项工程的新机遇,其实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Earthoil公司了,碰巧其非洲运营部负责人韦恩·巴拉特告诉我们他们当时正在开发肯尼亚的茶树种植。”

  肯尼亚有机油农民联合会就是在当地农民针对茶树油这一项目建立的组织,如今其成员有484人,并有15个成员董事会。任何农民都可以加入,只要他愿意种有机茶树,并交500肯尼亚先令作会费。联合会主席吉布森说:“我们一直致力于种植出口欧洲的蔬菜和玻璃苣,但是蔬菜需要打农药还要看市场的需求,玻璃苣太容易招虫子,导致收入不稳定。茶树就好多了,不易腐坏,市场又有保证。‘肯尼亚有机油农民联合会’把农民都联合到一起,我们既可以确保有机茶树的量足,也可以保证卖个好价钱。”

  随意快捷的支付方式令农民很是满意,即使是在偏远地区,也可以很快收到现金。更高兴的是,The Body Shop承诺从获利中拨出一部分用来支持肯尼亚当地的发展,并资助孤儿完成学业。     

  丰收在望

  这些有机茶树的栽种和收割全部是人工操作的。灌溉方面有时候是靠降雨,有时候是雪水,为了利用肯尼亚山的高原积雪,肯尼亚有机油农民联合会特意修搭了从山顶道田间的渠道。戴维斯说:“正因如此,提炼出来的这些茶树精油的品质非常高,百分百的绝对有机健康,所以更适合用于肌肤。”

  2011年,收获的茶树共提炼了3.1吨的纯茶树精油,1千克的精油需要100公斤的原料茶树叶,差不多一棵茶树可以长出3公斤的树叶。农民的目标是种200万棵树,所以他们在不断地扩大茶树的种植区。

  2012年,The Body Shop向肯尼亚有机油农民联合会订购了6吨的茶树精油,是2011年的两倍,农民表示压力很大。为达到目标联合会希望会员增至750人,而方法就是以成功的农民为榜样进行宣传。联合会最年轻的一位叫格丽斯,才32岁,她起初决定参加茶树种植是为了挣钱养育自己的4个孩子。她和丈夫詹姆斯,一个退伍的士兵,在入会之前很难肩负起每天的糊口钱,即便只吃土豆和燕麦粥。

  2008年,格丽斯参观了联合会成员的农场和 Earthoil公司的有机农业的工作间,在确信茶树可以改变生计状况后,她拉着丈夫贷款买了1万个种子。“我的公婆留给我们4公顷土地,我用1/4来种茶树,用驴子在距离3千米以外的小溪边驮水回来浇树。”她说。

  虽说后来经历了旱灾,但是好在天道酬勤。现在,格丽斯相信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