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割掉“贡茶”的辫子

赵光辉

  “贡茶”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古代专门进贡皇室供帝王享用的一类茶,在封建皇朝的苛求和茶农的追求下,极大地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贡茶的发展为中国名茶的产生和发展奠定基础。历史上的很多贡茶品目沿袭至今,成为今天茶产业的物质文化财富。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今天的人们应该感念和继承历代茶人的这份贡献。

  我们必须看到,这份遗产与封建时代的文化和观念天然地联系在一起。贡茶与其他贡品一样,其实质是封建社会君主专治的一种维系象征,也是封建礼制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就成为封建时代臣民等级制度、奴性意识的一种附着物。正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我们不该、也无法要求封建时代的茶农黎民拥有我们今天的思想意识。但我们应该、也能够要求21世纪的人们继承精华、抛弃糟粕,用社会主义时代的全新价值观和精气神对待贡茶这类遗产。

  然而我们看到,在茶行业,人们有意无意地在传承着本该剔除的封建东西。比如对茶文化的发掘整理中,很多内容良莠共存。最典型的就是乾隆乔装出行中为臣下倒茶,臣下受宠若惊,出于等级和礼教,忙以指带膝,叩头谢恩,后来成为今天人们的一种茶礼云云。这本是无稽之谈,它散发的陈腐奴性与今天的文明礼仪其实是格格不入的。但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播。再比如,今天还有很多茶企不是学习贡茶追求技艺观止的精神,而是把“贡茶”“专供”当成荣耀今世的“黄袍马褂”,不断制造着历史谎话。其背后既有愚弄市场的利益盘算,又有封建霉菌的孢子传播。

  我们不能要求茶必须承载文化的使命,也不能要求茶文化必须承载民主科学的内涵。当茶文化被封建等级、礼教、奴性文化浸染时,我们必须疾呼:把以“贡茶”为代表的有毒的思想和观念统统抛弃,就像100多年前,先民割掉脑袋后面的辫子一样。因为这样的文化只会贻害大众,这样的营销注定不能长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