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社科院蓝皮书:
中国农产品产业竞争优势下降


  本报讯 5月20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3年《产业蓝皮书》显示,中国变为弱势的传统优势行业有18类。这些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曾大于1,但近5年,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小于1。农产品、“两高一资”产品,正在成为消失竞争优势的行业。

  蓝皮书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长,世界排名已经从2005年之前处于40名外跻身至世界前40名,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仍处于30名之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蓝皮书主编张其仔介绍,中国国内虽然面临成本进一步上涨,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但中国劳动力规模仍然庞大。依靠大规模劳动力支撑起来的产业,其比较优势虽然会出现下降,但绝对竞争优势仍然明显。产业蓝皮书也指出,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产业间相互支撑的体系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很有竞争力,但由产业体系支撑的综合竞争优势和中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蓝皮书分析说,近年来中国部分传统的优势行业竞争优势下降,开始从传统的优势行业转为劣势行业。变为弱势的传统优势行业有18类,这些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曾大于1,但近5年,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少于1。农产品、“两高一资”产品,正在成为消失的竞争优势行业。“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从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变为弱势行业。这是中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结果。在部分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降的同时,中国近年来也兴起一批新兴的优势行业。这些行业过去一段时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近3年已经大于1。产业蓝皮书发现,最有可能成为潜在优势的产业集中于全球产品空间的中心区域;从行业类型看,同样集中于机械设备、化工领域。

  蓝皮书还认为,2013年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较小,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比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增长势头,2010年超过10%,2011年与2010年相比,基本稳定,市场占有率为10.43%。2012年,国际市场占有率重拾升势,以截至2012年9月的数据计算,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11%,这个水平虽然已超过了当前的美国、德国和日本,但仍仅相当于美国1948年45%左右的水平。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2008年经过3年下降后,到2012年同样略有回升。

  蓝皮书认为,2013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虽然仍将处于弱势,但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较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虽然会受到发达国家弱势增长形势的影响,但其稳定增长的势头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仍可能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这对中国稳定出口增长有利。

  (成 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