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四大阶段的企业信息化


  由于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我们必须从企业基础E化(即内部信息化和供应链信息化)和进程E化(即电子商务)两大基点出发;从信息化存在、互动、交易、变革四个阶段,分别进行考量和测度,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制定符合我国企业自身实际的信息化方案。

  在信息化存在阶段,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只意味着局部的信息化,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大多从财务信息化开始,后来引进了简单的进销存系统。1999年前后,有的企业开始将财务软件和进销存系统整合,称之为管理软件。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管理软件,如人事管理系统等软件也进入了企业。这一阶段,信息化对于企业而言,只是某些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对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而言,这一阶段,根本无法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协同,只能用传统的商务手段进行联系,因而无法保障运行的效率。对于电子商务而言,这一阶段,只是简单地建立了一个网站,实现的只是信息的单向发布,即把企业的有关信息放到网上进行发布。

  在互动阶段,对于企业内部而言,意味着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处理;对于企业合作伙伴而言,实现了利用EDI或者Email系统,达成了有效的信息沟通;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实现了信息的动态更新和互动交流。

  在交易阶段,对于企业内部而言,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部门或部门内完整的商务交接和处理;对于客户而言,则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完整的电子商务。

  在变革阶段,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以流程为中心的变革,核心是价值链集成(所谓的价值链集成,就是指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信息链先结合,以达到经营运作一体化)。

  对于协同而言,在变革阶段通过企业间的流程再造已建立了一个E化超企业,实现了从功能向流程的转变后还实现了E化供应链到价值网络管理。

(刘文利)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