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家乐福谈判部经理、沃尔玛北方区高级采购经理,现在永辉超市任北京区食品采购总监的梅晨曾经说过一个案例:几年前,有一个家乐福的供应商,卖毛巾卖不动了,马上要清场走人。后来他想了一招,把三只颜色漂亮的毛巾卷起来,放在一个小包装里,马上成为该品类销售第一,而且价格比单个卖还要高,毛利自然好得不得了。
在激烈竞争的零售市场上,零售商都期待这种与众不同的商品组合和亮点单品。但事实上根本不需要什么大的创新,零售就是卖小点子,让顾客兴奋感动就够了。别老想什么伟大的创新,日用品没那么多伟大的创新。
大家都知道教会中国零售商收通道费用的就是家乐福,但是你不知道,其实家乐福对很多产品是不收通道费的。为什么零售商能收这么高的通道费用?作为采购,在看到很多产品时的第一个下意识判断是什么,很重要。如果采购判断这支商品是超市不需要的,这就是供应商通道费噩梦的开始。
90年中期,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新品进场费。当时在梅晨负责的领域内出现了第一个进场费的案例:有一个产品的概念不适合当时的大众市场,单价非常高,而且保质期很短,对超市来说风险很高。但企业就是想进场,采购为了挡掉这个货,提出让企业给进场费5万元。结果企业的业务经理第二天就来了,同意给5万块钱费用,3万块钱用货抵,2万块钱现金。
最终该产品还是进了超市,但梅晨后来说:“真的不该进。”因为这改变了一般的商业法则。
虽然新的通道费商业法则同样成立,但供应商强势不强势关键看商品。供应商要想降低零售商的通道费用,首要一条:你的商品是零售商需要的。
LG竹盐牙膏,进场家乐福的时候,就很少遇到通道费的问题。采购的理由很简单:它是第一个推出竹盐牙膏的,这个品类里没有,很容易让顾客感到新奇,产生冲动,而且给超市拉来的都是中高端顾客(竹盐牙膏当时价格较高),因此家乐福方面“一分钱通道费都没要”。
消费者所买的核心价值是商品。供应商的核心价值就是提供商品,而零售商是帮消费者来选好合适的商品、订到合适的商品。
在零售商看来,有微创新就足够了,而“不动脑子就得动票子”——你拿钱来填渠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