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位于赣东北,与皖、浙两省交界,是一个典型的“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目前全县拥有茶园面积14万亩。婺源绿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三大特点,曾长久享誉欧、美、日和东欧诸国。在2012年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婺源县荣获“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成为江西省的唯一代表。在时隔半年后,记者于2013年4月走进这个“中国最美乡村”,采访了婺源县茶业局局长裘金印,亲自见证了茶乡茶季里的八方讯息。
婺源名茶 有机为本
在过去的2012年里,婺源县以提升婺源绿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为重点,积极组织有关方面举办婺源茶文化节、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茶事活动、名优茶加工厂建设、有机良种茶园建设、多茶类开发、茶农科技培训等各项工作,全面夯实了婺源的茶产业基础,提升了效益与水平。所以截止到2012年年底,婺源茶产业系列产值已达13.6亿元,采制茶叶10100吨,加工贸易量3.8万吨,出口创汇达到3000万美元。“我们婺源茶叶,其实最突出的优势还在于生态,因为婺源县有82.6%的森林覆盖率,可以说是一个天然氧吧,而且高山茶园多,有着得天独厚的生产基础。为此我们从1996年开始就集全县之力,抓有机茶的生产,所以到现在婺源已成为中国有机茶最主要的产区之一,婺源有机绿茶占欧盟有机茶市场的70%以上,这是很不容易的。”裘局长不无感慨地说。他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做好婺源有机茶的生产,婺源县正用以下举措推进茶叶质量的安全工作。
一是以会代训,全面部署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开展了以《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强化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茶业标准化水平。
二是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宣传力度,在新闻媒体播出报道、宣传标语及工作动态20余次,发放《致全县茶叶生产、加工、经营者的一封信》3000余份,引导广大茶农按法规与标准要求,在茶园中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逐步推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
三是积极争取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支持,开展国家有机产品(茶叶)认证示范县建设工作,推进婺源县有机茶的快速发展。
四是强化部门配合,形成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合力,把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全县乡镇年度绩效考核项目之一。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从工商、质监、药监、公安、茶业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分别成立综合协调(办公室)、流通领域与生产加工领域执法督查三个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由县质监、工商部门牵头分别对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两个领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市场规范和整顿工作。今年已开展执法检查行动20多次,共检查茶叶初制厂、茶叶销售门市部及摊点1200余家次。
茶季茶情 全力应对
“今年婺源茶叶的生产形势本来不错,因为截止到4月7日时,婺源县茶产业已实现系列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了18.6%,已采制的名优茶达到650吨,产量同比增长了5%。今年的气候适宜,加上茶树长势良好,以及2007年以来发展的标准化良种茶园进入生长期,开园时间比去年提前了10天左右。可惜的是4月7日突如其来的一场倒春寒,使全县9万亩茶园受灾。6万亩高山茶园冻害严重,新发茶叶嫩芽基本被冻死,经济损失严重。”裘局长在介绍今年婺源的茶季生产时,详细对记者描述了婺源春茶所遭遇的这场冻害情况。
原来在4月7日早上,婺源县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严重倒春寒,使全县段莘、溪头、浙源、沱川、大鄣山、赋春等十几个乡镇的9万亩茶园遭受低温霜冻,其中6万亩的高山茶园内,其高山名优茶可说全部损失。县内段莘五龙山公司、沱川有机茶厂、生态茶业公司等重点茶叶企业茶园内的新萌茶芽基本冻死,名优茶每亩减产在5斤以上,即便按200元/斤计算,直接经济损失每亩也超过1000元。经婺源县茶业局统计后,该次冻害给婺源春茶造成了高达8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那么如何能让茶园早日恢复生产呢?裘局长告诉记者,婺源县正从两方面着手来降低这场灾害带来的损失——对灾害严重的茶园,及时进行轻微修剪,剪去受冻枝叶层6-8cm,随后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及时增施催芽肥;对灾情较轻的茶园,则及时组织人工摘除受冻芽叶,抢采未受冻新梢,把损失降到最低。“总之,我们已组织本县全部技术专家来指导茶叶生产企业、茶农做好茶园的修剪和护理,以挽回一些损失。”裘局长介绍说。
婺源未来 茶业提速
在说到婺源名茶的下步发展计划时,裘局长首先告诉了记者一组数据:“今年我们婺源县的茶叶出口继续稳定增长,到目前已完成茶叶加工贸易量10000吨,产值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9.3%。其中鄣公山茶叶公司出口茶叶1600多吨,创汇320余万美元,同比增长28%;而大鄣山公司、益和公司、同舟公司等茶叶加工企业出口也均有较快增长。”而对于婺源茶业的下步发展,他表示将用以下举措来保证。
一是开拓名优茶销售市场,在全国主要茶叶市场举办茶叶销售对接会,并邀请国内茶叶销售市场的客商考察;二是制定扶持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县内茶叶龙头企业,提升茶产业发展信心;三是做好争创全国旅游第一县工作,加强茶叶旅游项目、产品开发建设,同时既要走出去学习,也要能请进来各方有识之士,举办各种茶事展销以及茶文化活动。“总之,婺源全县上下将以提升婺源名茶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为共同目标,让它成为我们婺源与全国乃至全世界沟通的窗口,更树立一面生态茶业的标杆!”裘局长这番话,回荡在婺源的深深山林中,成为来自“最美乡村”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