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茶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专家认为,人才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北京福建茶业商会执行副秘书长汪朝江说,茶叶企业已进入人才体现的时代,需要通过一个执行团队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好实现。企业想要通过现代化企业制度更规范地管理企业,就必须吸纳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以人才力量带动管理模式与经营理念的推陈更新。
茶企转型 人才难求
记者走进马连道,发现企业店面张贴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多数茶叶企业在招收三种人才:以茶艺师为主的服务型人才、以门店营业员为主的销售型人才、以职业经理人和店长为主的管理型人才。目前,传统型茶叶企业正在向现代型企业转换,逐渐改变家庭式的小农经营模式,倡导加盟、直营的经营方式,店面扩张导致企业急需大量人才。此外,企业对茶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再单纯招收服务型人才,更需要的是懂茶业、会营销、善管理的人才。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童长河认为,招聘中真正缺乏的是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就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管理型和销售型人才比较紧缺。他认为,茶行业人才缺乏或流失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人才自身的思想原因。现在招收的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初入企业不能潜心沉淀下来,思想不稳定,离职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企业自身建设问题。中国的茶叶企业基本是民营企业,规模不大,制度不完善,一些人对企业这个发展平台缺乏信心而离开;三是社会原因。很多人对民营企业还存在偏见,认为在茶叶民营企业找不到归属感,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感差。这就有赖于国家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促进社会就业和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
有效“招亲”增加人才机遇
茶行业人士笑谈企业招聘好比恋爱“招亲”,不但要看对方是否合适,还要以有效方式增加“招亲”成功的机遇。因此,企业招聘的渠道方式直接影响着人才能否有效流通到适合的岗位。记者了解到,企业的招聘渠道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与学院合作,进行人才对接和培养,大学生年轻且自身素质较高,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二是企业门户网或人才网站招聘,这种形式更适应网络时代的快捷需求,信息传递更快、范围更广;三是社会招聘,在店面张贴招聘信息,缺陷是信息传播速度慢、范围较为局限;四是亲朋好友的亲属关系招聘,存在着管理隐患,许多企业并不赞同此类“走后门”的做法。
事实上,企业虽然高喊人才难招,但国家每年为茶行业培养出的人才并不少。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丁以寿告诉记者,据统计全国有15所本科院校设立了茶学专业,40多所专科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国内还设有众多的茶行业人才培训机构。现在的茶叶企业与院校合作不在少数,愿意引进高素质人才,但对接上存在着缺口。从院校培养的角度来说,知识研究类的专业性课程较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相关课程较少,而市场更需要销售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要求企业与院校在合作中进行良好的对接,根据需求培养相关人才,让其能学以致用,真正步入到企业建设的队伍中。
人才待遇是基础
用人思想是关键
良好的薪金待遇和福利待遇有利于人才招收,但这只是吸纳人才的基础,是人才关心的表层问题,企业的用人思想才是决定人才能否价值提升的关键。当60后、70后管理层遇到80、90后员工时,理解与沟通上的隔阂是难免的。北京福建茶业商会执行副秘书长汪朝江认为,企业高层领导者面对80后、90后的年轻员工,要改变与员工的相处方式,耐心引导其发展,让他们融入到企业发展中。他说,人才的发展往往不受行业的束缚,而在于企业对其的职业引领,不适当的管理机制会抹杀员工的智慧。如果企业高层领导者对团队的认识不足,对人才的管理有偏差,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限制。
要想在茶行业中占得先机,企业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吸纳新的思想,不少企业决策者对此积极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不但要兼具销售人才与管理人才的能力,还要具备运筹帷幄的远见和商业创新的卓识。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北京区域经理袁瀚认为,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决策影响着企业走向,采用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经理人,能为企业创建新的运营模式,将产品、品牌深入推广到市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引进新的高端人才,也是引进新的思想与操作模式,有利于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让人才在茶企的摇篮里成长
很多年轻人进入茶叶企业后,不满意从基层做起的服务工作或销售工作,认为既辛苦又看不到发展前景,选择离开。他们往往忽略了茶行业的专业性,而这专业性需要长时间的基层工作积累,员工只有稳扎稳打地提升能力,深入熟悉茶行业后,才能提升得更快。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北方地区营销总监王喆对此表示,企业现在招收的年轻人居多,对年轻人来说,不一定能很快适应辛苦的基层工作,自身对事业的定位也还没有形成,需要企业去引导他们去理解工作,帮助他们找准职业定位,挖掘自身潜力。
现在,茶行业人才的成长速度还不能跟上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人才流失又困扰着企业发展。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童长河认为,从内部培养人才会更适合现阶段的企业发展需求,内部培养起来的人才,对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比较了解。他说,很多企业喜欢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他更倾向于招收像“白纸”一样的员工,把人才放在企业的摇篮里成长。这样可以通过企业的前期培训与长期塑造,提升员工对企业理念与价值的认可度,增进忠诚度,形成稳定的团队群体。同时,企业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员工创造学习机会,对忠诚、优秀的员工提拔重用,让他们看到个人的成长比薪金待遇更为重要。“放长线,钓大鱼”,才能逐渐消除人才缺乏与流失的短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