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南方秸秆还田:直接还田要与堆肥技术协同发展

□ 本报记者 崔海涛

  在北方,机械的投入力度是秸秆还田技术实施的关键,但是在广大的南方地区,情况又有所不同。记者在调查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区的秸秆还田技术后发现,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由于茬口紧,没有给秸秆还田腾出专门的时间,因此必须在不影响下季作物种植的同时进行秸秆还田。在长期的实践中,直接还田与堆肥技术的协同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早稻秸秆还田率高于晚稻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土肥站站长宾士友介绍,广西大部分地区都在做秸秆还田,主要有两种技术模式,包括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早稻通过机械收割以后,把早稻秸秆直接覆盖在土壤表面,然后在稻草上面撒上腐秆剂快速腐熟。由于有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的支持,目前早稻稻草还田率较高。早稻收割10-15天以后就要插晚稻,在这期间还田的稻草已经达到腐熟标准。晚稻收割以后,稻草直接铺盖在稻田里,由于离来年早稻的种植时间较长,所以在自然条件下,稻草会很快腐烂。

  在海南地区,情况类似。据海南省土壤肥料站农艺师黄顺坚介绍,在海南有四种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水稻秸秆覆盖旱作技术、早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栽培技术、稻草异地覆盖还田技术、甘蔗叶的覆盖还田技术。对海南来说,最主要的是早稻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栽培技术,即在早稻收割以后,直接把稻草覆盖在田里,稻草量是200-250千克/亩,然后在稻草上撒施腐秆剂,15天左右即可腐熟,并不会影响晚稻的栽培。晚稻的稻草主要是进行堆沤。因为晚稻之后还要种植冬季瓜菜,由于茬口紧,覆盖还田不利于冬季瓜菜的田间管理。

  总体来看,早稻秸秆的还田率要高于晚稻,这和种植结构以及还田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东省佛山金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一部总经理丁仕进告诉记者:“早稻收割后,南方部分地区第二天就要插秧,因为在收割之前,秧苗已经育好了,如果不及时插秧的话,秧苗就会拔节,那就会严重影响晚稻的产量。”据了解,特别是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水稻种植茬口非常紧,因此必须配套快速腐熟技术。腐秆剂是南方秸秆快速腐熟的关键。据了解,由于南方地区的雨热同步,在腐秆剂的作用下,秸秆的腐熟速度很快,一般7-15天可以腐熟。“事实上,在水稻收割后,直接就可以插秧,不用等到秸秆完全腐熟,这对抢季节生产的地区十分有利。”丁仕进说。由于技术问题被解决,尽管早稻与晚稻之间的时间空隙很短,仍然不影响秸秆还田的进行,但是晚稻的秸秆还田率相对较弱。在海南,晚稻之后,农民要马上种植冬季瓜菜,虽然有快速腐熟技术,但是此时的秸秆还田仍不便于农民对瓜菜的田间管理。因此,晚稻的秸秆还田不能完全依赖腐秆剂,这个时候更应该依靠堆肥的发展。

  补贴支持范围需进一步扩大

  如今,南方地区的一部分农民仍不愿加入秸秆还田的行列中来。据黄顺坚介绍,这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秸秆还田的效果表现得比较迟缓,农民对秸秆还田的好处认识不到位,甚至有抵触情绪。她说:“有些农民见不到效果,他们觉得还是焚烧来得快,因此对农民引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在海南还没有完全覆盖,由于缺少项目支持,资金受限,秸秆还田的力度也受到影响。黄顺坚说:“目前,项目县都可以做到秸秆还田,非项目县还在推广中。”在黄顺坚看来,赢得项目支持对秸秆还田工作的推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蔗叶还田技术需加大推广

  除了稻草以外,南方地区还可利用甘蔗叶还田。据了解,由于我国的制糖工艺限制,甘蔗都是在田间削掉蔗叶后才能装车入厂,这造成了大量蔗叶堆积田间。比起稻草来,蔗叶的腐熟速度慢,如果只是通过撒腐秆剂的方法进行还田,不仅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大部分蔗叶一般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这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是资源的浪费。据测定,甘蔗叶的氮磷钾含量分别是0.7%、0.31%、2.2%,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以及甘蔗生长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因此,甘蔗叶还田不仅可培肥地力、提升土壤有机质,还可提高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

  目前,比较可行的技术模式是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该技术是采取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将收割后的蔗叶就地粉碎,均匀地铺在蔗田表面上,破垄时把碎蔗叶深埋在土中,达到培肥地力的一项农业机械化适用技术。目前广西土肥站正在考虑在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将粉碎后的甘蔗叶与畜禽粪便制成有机肥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这个项目正在推进中。

  我国的秸秆还田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秸秆中,69%用于还田,11%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利用,但仍有15%的秸秆被焚烧,5%的秸秆被弃置乱堆,因此,秸秆还田不仅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链接

四种主要稻田秸秆还田技术

  稻田秸秆 免耕还田

  收获前10-15天断水露晒田,收获水稻时低留稻桩(15厘米以下),喷施除草剂除草灭茬,并将稻草平铺于田面。然后施足基肥,再按腐秆剂2千克/亩,尿素5 千克/亩加适量湿泥拌匀并立即撒施到稻草田内。采用机械或畜力拍打压杆,使稻草及稻桩沉降到田面。回水7厘米左右深,使稻草吸足水分,快速腐烂分解。回水浸田后即可适时抛秧,一般在常规抛秧用苗量的基础上增加10%左右的用苗量,以确保田间基本苗数。

  稻田秸秆 翻耕还田

  水稻收获后,将稻草均匀平铺在田面上,切忌碎草成堆。秸秆铺好后,按每亩秸秆施用2千克腐秆剂加适量湿泥土和尿素5千克拌匀并立即撒施到铺好的秸秆田内。用反转灭茬旋耕机或提浆灭茬旋耕机进行翻耕,将水稻秸秆翻埋于耕层土壤内。灭茬后灌水泡田,平整后插秧、抛秧。

  稻田秸秆 就地凼沤 腐熟还田

  凼池一般选择远离进出水口的田块一角,以不妨碍大田耕作,大小根据田面积作调整,深度30-50厘米,池底及四周用粘土夯实。按照每亩稻田用腐秆剂2 千克,加5 千克尿素或10-15千克碳铵兑水备用,将收获后的秸秆按照15-20厘米厚一层铺放,均匀泼入腐秆剂稀释液,每层再加铺一层薄泥浆,逐层堆放,堆高以高出田面1.2米左右为宜,上面糊上一层泥浆。

  稻田秸秆 堆沤腐熟 还田技术

  按照每1000千克水稻秸秆施用2千克腐秆剂,添加6-8千克尿素或15-20千克碳铵兑水稀释,也可用10%-20%人畜粪便代替尿素或碳铵。按照15-20厘米厚一层铺放秸秆,均匀泼入腐秆剂稀释液,并加适量清水,使之湿度达到60%左右,每层再加铺一层薄泥浆,逐层堆放,10层以后在外面糊上一层泥浆。在堆沤过程中,应翻1-2次堆。一般第一次在堆内温度超过70摄氏度时就应翻堆一次,以防高温杀死微生物;第二次是堆内丝状菌大量繁殖阶段也应翻堆一次,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夏季15-20天即可达到完全腐熟的标准,冬季时间稍长。


  结语:

  土壤有机质提升是一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大事,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近年来,我国对耕地的用养结合与可持续利用越来越重视,不仅实施了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部分地区还实施了有机肥料的补贴项目,在政策层面上对有机质提升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就企业来说,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发展堆肥技术,还开发出了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微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等肥料品种,为技术物化提供了支持;就农民来说,通过多年的宣传以及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实施,农民也逐渐尝到了有机质提升的甜头,相信在政策引导、涉农部门的大力推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自觉地参与到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列中来。

  总的来看,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在有序地推进、巩固当中,只要继续坚持,我国的土壤状况会越来越好。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