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现在面临着“品牌围城”的情况,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裹挟着资金、人才、技术、资本,与农信社争抢市场,农信社面临品牌的挑战是越来越大。
所有这些人才、资金最后外化为一个品牌,因为消费者最终所看到的是谁的品牌更强、谁的品牌更有竞争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农信社要知己知彼,看看农信社自身有哪些优势和软肋。
一些农信社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品牌短视。近些年农信社、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金人的努力,另一方面跟政策有很大的关系。第二个是品牌空心。品牌空心造成品牌就像一个空心的大楼,徒有其表。另外还有品牌缺钙。品牌缺钙就是品牌长不大、长不高,具体原因是业务的单一、产品的同质、广告的粗糙、文化的缺乏。第四个是品牌多动。没有自己成体系的东西,今天东风强跟着东风,明天西风强跟着西风。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尚策东方品牌策划研究所经过长期的实战,创造尚策品牌东方树理论。树的根是扎在泥土里深厚的一部分,就是品牌的定位阶段,分为行业分析、市场调研、品牌诊断、品牌构架。只有树根深,树干才能粗,枝叶才能繁茂,果实才能丰硕。品牌定位也是分层级的,品牌定位、品牌战略、品牌保护构成品牌大树的主干,再上来是MI的系统构件、品牌创意、品牌命名,这是枝干。环境视觉是第三个枝干,包括静态和动态的视觉。在五个枝干之上还有伸发出来的更具体品牌建设的形式,就是我们最终能看到的枝叶果。
品牌树的五个方面是品牌定位、品牌保护、品牌文化、品牌广告语、品牌的视觉传达。其中品牌定位是大树的主干。品牌的定位来源于市场分析、诊断、构架。品牌定位不是拍脑袋,品牌定位是扎根在详细的市场调研和策略分析之上才能得出定位的。
品牌定位形成后,应该做品牌的保护。品牌保护一共有四项法则,第一注册大于天,跟踪莫等闲;第二防御性的保护有备无患;第三是地域性保护;第四商标商号要分清。
品牌文化是如何打造和创建的。有句话说“一流企业做文化”,文化是软的东西。农信社的文化构建的时候我们总结出三个原则:内生性、包容性、服务性。内生性是指文化是从你自己骨子里长出来的,而不是别人赋予你的。另外,农信社文化一定要有包容性,农信社是扎根于县域经济,一方面有文化的单一性、纯朴性,另一方面我们有时候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和前瞻性的视野,这是制约农信社下一步发展的瓶颈。最后是服务性,所有外化的东西都是通过服务产生的。
品牌广告语实际上是最响亮的口号和最打动人心的语句,它可以为品牌攻城略地。实际上,好的广告语都遵循了这么几个原则:第一由集体转向个体,诉求角度由理性转向感性,由大而全转向精而准,由口号转向诉说。
品牌的视觉传达,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用新颖的传播方式,传播才能使大家看得见;其次通俗、有利、单一才能看得见。我们宣传的时候往往想一次把所有的利益点都告诉客户,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在营销学上少就是多,多就是没有,我每次只给你说一件事你可能就记住了,所以我们在品牌传播的时候一定要将信息单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