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服务提品质 以品质促效益
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显成效
□ 杨晓莉

  为积极打造“社会赞誉、业内知名、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的一流银行”,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以全区经济稳健发展环境为平台,以农村金融市场为阵地,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

  截至2013年3月末,全系统各项存款718.81亿元,较年初增加41.23亿元,增长6.08%;各项贷款余额554.22亿元,较年初增加53.71亿元,增长10.73%。其中,涉农贷款370.25亿元,较年初增加32.90亿元,增长9.75%,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贷”出春耕希望

  作为全区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黄河银行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把支持农民春耕生产作为一季度的工作重点,及时安排部署信贷支持春耕生产工作,动员全系统各单位积极行动备战春耕。

  在该行的号召下,全系统各单位工作人员积极发扬“背包银行”的传统,深入村组、农户、企业,调查了解农民春耕生产金融需求,并将柜台搬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现场办贷。截至3月末,全系统累计投放春耕生产贷款26.29亿元。其中,用于支持农户购买化肥10亿元、种子5.17亿元、农药1.12亿元、农膜1.75亿元、农机具2.28亿元、设施农业2.5亿元,其他春耕生产生活必需品3.46亿元。春耕贷款的及时发放,有力支持了该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服务助力小微发展

  按照“支农支小方向不动摇、力度不减弱”的原则,黄河银行专门成立微小信贷中心,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通过给予小微企业2-3个百分点利率优惠、简化小微贷款审批程序,并积极研发针对小微企业生产特点的“速贷通”、“携手贷”、“循环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创新“资产抵押+法定代表人保证或关联企业保证”、“上下游企业+专业市场公司+行业协会”的小微企业经营贷款运作模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截至3月末,该行系统支持的小微企业客户(含个人经营性客户)达到3951户,2013年一季度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50.87亿元,占一季度各项贷款累放额的37.08%。

  深入开展“三大工程”

  按照黄河农村商业银行“三大工程”实施方案,着力推动“阳光信贷”、“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向纵深发展。

  一是在营业网点、村组、集市等张贴公告,全面公开贷款受理条件、程序和利率,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使贷款工作阳光化、透明化。二是继续加快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便民服务点的设立和自助机具的布设力度,解决春耕期间农民存取款难、转账汇款难的问题。目前,全系统已设立便民服务点1300余个,布设电话自助结算终端3940台,覆盖了全区917个行政村、156个乡镇,布设ATM机321台,基本实现了农民“小额转账汇款不出村、大额不离镇”。三是大力推广“黄河富农卡”等特色信贷产品,借助其“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优势特点,有效缩短农户办贷时间,节约农户贷款使用成本。目前,全系统已累计发行黄河富农卡22614张,总授信金额达到11.67亿元。同时,组织工作人员下乡进村,向农民宣传黄河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的使用,为农民春耕备耕提供7×24小时的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实施后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全系统共为39.35万户农民建立了经济档案,评定信用农户13.24万户、为信用户发放“阳光信贷”175.62亿元,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提升了支农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培训坚实人才保障

  全面实施人才兴行战略,采取多项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是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对全系统人才工作做了详细分析和规划,出台了青年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特殊人才招聘管理办法等多项办法,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制度。二是严格落实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百人英才”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三是建立上岗资格培训、考试与认证体系,分层对高管人员、中层干部、员工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百人以上的大规模培训达130余次,促进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根本转变。四是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送业务骨干19人到北京农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以工代训”,先后组织2批、95名中层以上干部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脱岗专训”,促进干部员工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