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花引来百花开
——江西安福农村合作银行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杜弘林 本报驻江西记者 傅廷高

  安福农村合作银行行长谢盛明(右)在唯冠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向该公司总经理李东峰了解设备引进情况。
  安福县上城村立新林场的苗圃里,场长刘立云(右)向安福农合行洋门支行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油茶苗的培育情况。
  在“三大工程”开展过程中,安福农合行在上城村上街祝才商店设立了银行卡助农服务站,当地村民享受到了更加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安福,素有“赣中福地”之美誉,是江西省18个文明古县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秀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蕴育了安福特殊的赣西文化特色。

  在这片瑰丽的土地上,一支金融队伍正在改革的浪潮中屹立潮头,在发展中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截至2012年底,江西安福农村合作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28665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59383万元,均位列全县金融机构首位,各项收入达19073万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满足县域经济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安福农合行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贴近社区优势,围绕服务“三农”和涉农中小微企业,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创新一系列贴近农村和农业,被广大农民认可的金融信贷产品,实施信贷政策与农村产业政策发展互动。

  一花引来百花开。安福农合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2012年,该行农业贷款余额147844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92.76%。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建设诚信农村发挥重要了作用。

  信贷支点

  撬动地方规模产业初吐芬芳

  “我是家乡人,想回到家乡发展。”唯冠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峰的思乡梦很小。

  “我的计划是,明年做到2-2.5亿元产值,3年内在安福形成中国重要的液压基地。”说起自己的事业,李东峰的创业梦很大。

  一大一小两个梦想在安福县工业园区这个舞台上得以交汇,而梦想的落地扎根,则得益于与安福农村合作银行合作。

  “服务好、程序简、及时又方便。”提及安福农合行的金融服务,李东峰赞不绝口。

  能获得李东峰的称赞,并不容易。这位在上海打拼多年的企业家拥有开阔的眼界和严格的标准,已经成为江西省名牌企业的唯冠精机公司今年的计划投资总额将达1个亿,并且正在申报国家驰名商标。

  “现在,我们和安福农合行是战略合作伙伴。”李东峰说。凡有上下游兄弟企业进驻工业园区,李东峰都会主动帮忙与安福农合行“搭桥”。在安福农合行信贷资金的扶持下,工业园区内的省级液压机械产业集群已于去年正式批复,3年内产值规模将达50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

  在把“工业立县”作为发展战略的同时,安福县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特别是缘于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2.2%的地理条件,安福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商品木材基地县之一,林业历来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策应全县林改,更好地服务“三农”,自2008年安福农合行就开始推出林农授信贷款,以推广百福惠民卡为契机,积极与林业部门形成互动,探索林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支持方式及风险防范措施,扎实开展信用评定工作,做强林权抵押贷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林权抵押贷款已成为其重要的信贷品牌。

  洋门乡上城村村民刘立云从事林业工作几十年,其名下的立新林场是安福县最大的私营林场。在上城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刘立云翻开了他的贷款合同。

  “今年通过林权抵押的方式贷款4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小一半。”刘立云说,“我这个林场有点家庭农场的意味,一点点地开拓,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

  凭着这股实干的韧劲,刘立云不仅自己的林场规模逐年扩大,还带动全村的农户共同致富,每年,仅由立新林场开出的工资就达200万元。“现在正是育苗季,每天需要400人育苗,为期40天,每天每人的工资是80元。”刘立云算着账,“然而苗木成材所需时间长,必须得有资金做支撑。”

  “我也是从3万、5万贷起,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做大。”刘立云说,“信用社的主任换了好几茬,我的信用记录一直是最好的。”

  通过向林业企业发放林权抵押贷款,不但扩大了安福农合行的信贷业务,同时还盘活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并有效地支持了县政府林业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林业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搭起了政企银合作桥梁,做到了政府、企业、银行“三赢”的目标。

  为支持地方经济转轨,积极鼓励农民多业并举,由分散式种植转变规模型种植,安福农合行加大了对烤烟、药材、无公害蔬菜、茶树菇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寮塘乡、严田镇、竹江乡是烤烟种植大乡,安福农合行根据实际信贷需求,集中开展对烟农授信,截至2012年底1共计授信368户,金额3120万元,全力提升了涉农贷款品牌,把涉农贷款真正打造成为“亲民工程”和“富民工程”。

  资金活水

  浇灌小微企业百花齐放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导向,安福农合行积极跟进县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 选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目标市场。

  “企业就怕资金链断。”极信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海平对资金的重要性体会最为深切。

  2011年,他趁着安福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好政策,一举将在深圳创建的LED照明灯具厂搬迁回乡。但是,新厂房新设备的投入额之巨,压得他举步维艰。“我们这样一个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的厂子,资金最紧张的时候连2万元都拿不出来,前期真不敢多投。”欧阳海平回忆说。

  现在,欧阳海平坦言敢于放开手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安福县政府和安福农合行的支持。目前,由担保中心做担保,极信邦公司在安福农合行的贷款余额已达1300万元。

  “一年要麻烦N多次农合行。”欧阳海平对安福农合行的扶持充满了感恩,“我们的企业刚搬迁,还处于磨合期,资金周转也比较慢,要进一步扩大生产,更需要农合行的支持。”

  为更有效地支持县域小微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扎实开展“三大工程”,安福农村合作银行于2012年10月份成立了小微贷款事业部。微贷事业部设置营销岗、风险评价岗、综合管理岗,按照流程设置了前、中、后台。微贷部全面开展小微商贷调查摸底,将根据市场调研情况设计出符合各行业信贷所需的信贷产品,推行“一站式”受理,提升贷款对接的流程化、规范化操作,以促进小微贷款业务的快速提升。

  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风险较高,因此,安福农合行在切实加强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实施贷款“增户扩面”工程,分区分片划定责任找客户,不断加大对工业园区低碳、低耗、低排、低污“四低”行业和资源型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主动对接了工业区江西绿山源食品有限公司、中国勃展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浩楠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等中小企业及县人民医院,达成贷款意向9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创新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技术创新企业吉安市崎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及安福唯冠油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贷款5000多万元。

  为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提升业务标准化水平,安福农合行按照江西省联社全面推行后台集中管理要求,制定了《安福农村合作银行信贷业务评审管理办法》,对全行客户经理进行了信贷后台集中管理培训,配足了信贷后台集中管理所需的电脑、高拍仪等硬件设施,在对各网点全面实行贷款后台集中审查后,于2012年4月份成立了贷款授信评审中心,前台设立了个人贷款调查岗和公司贷款调查岗,后台设立了个人贷款授信评审岗、公司贷款授信评审岗、权限开通管理岗等3个岗位。各支行、分理处权限内的贷款现由授信评审中心审批,在两天之内审批发放到位。“前台受理、后台授权”的业务模式的建立,使柜面业务和授信业务处理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有效减少风险点,减轻一线压力。截止到2012年末,后台评审中心已审批贷款1050笔、金额3378.7万元。

  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安福农合行始终坚持政企银合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导向,首先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通过设置“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咨询台”、播放LED滚动显示屏等形式加大宣传支持小微企业的有关信贷品种、办贷流程及时限要求。然后积极进入县域各中小微企业调查,及时跟进县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 选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目标市场。针对一些中小微企业抵押物价值不足或无有效抵押物的情况,该行还积极与安福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合作,目前与担保公司合作的中小企业达到10家,累计为其放款4100万元。

  真情服务

  催得城乡居民生活幸福花开

  “农合行的工作人员真好,每次办完贷款手续后总是温馨地祝福我们生产兴隆。” 安福县普通农民彭仲九的妻子抱着孙子站在自家4层小洋楼的门口,脸上挂着幸福的脸容,“我家买车、买机械时都是在所有的亲戚借钱仍不够的情况下,找到农合行贷款。我丈夫每次从农合行借钱回来都是乐呵呵地说‘农合行是我们农民自己的银行,农合行的人就是我们的亲戚’。” 

  2007年,以种田为主的彭仲九在安福农合行借了2万元小额贷款买农用车, 2012年,又借5万元买了一台挖掘机给儿子做土方工程,现在每年全家收入在15万元左右,四世同堂的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甜蜜。

  安福县洲湖镇的个体工商户彭世松的生意,也因为得到了农合行信贷资金支持而红红火火。

  2011年,彭世松在信用社借2万元买下一间破旧的店面,经营土产品、小百货和农业生产资料。2003年,他又贷款5万元改造店面。艰苦奋斗的种子在农合行信贷活水的滋润下,终于结出了美丽的花朵。

  “2012年2月,农合行通过资产评估后授信60万元,并给我发放贷款60万元,使我的经营额在一年之内从200万元提升到700万元。” 彭世松对自己在农合行扶持下取得的成就颇感自豪,“因为很多农户对化肥、农药赊账较严重,有了农合行的贷款我备用资金雄厚,进货量大,对农户赊账的额度也可增大,业务猛增,农民也很方便。”

  安福农合行在发展中,始终以“农”为先,辖内各网点结合百福惠民卡的全面推广,启动小额农贷年检授信工作,切实做好春耕备耕信贷需求调查,提高授信金额及授信范围。贷款发放做到“三个优先”:对信用农户优先发放、对粮食种植业优先支持、对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信贷资金需求优先满足。截至2012年底累计发放小额农贷22057万元、余额为29115万元,比年初增加2942万元。

  同时,本着为地方政府分忧,为创业青年、返乡农民工及下岗失业人群解难的指导思想,安福农合行用好信贷规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落实好民生工程建设。截至2012年末,该行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余额8460万元、下岗再就业贷款余额3740万元、青年创业信用贷款237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数说成就

  截至2012年底,安福农合行各项存款余额为286658万元、比年初上升48460万元。其中低成本存款余额142885万元,比年初上升24385万元,占比49.85%。余额市场份额、净增存款份额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的32.45 %和42.33 %,位居全县第一。

  截至2012年底,安福农合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59383万元,比年初净增34051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47844万元,比年初上升44669万元,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92.76%。余额市场份额、净增存款份额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的45.3 %和39.56 %,继续列全县金融机构首位。  

  截至2012年底,安福农合行实收资本为10051.89万元,资本充足率10.78%,拨备覆盖率为109.88%。  

  截至2012年底,安福农合行各项收入19073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3043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3222万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6万元、投资收益2731万元、营业外收入243万元。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