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湖北省钟祥市张集镇,附近的居民都知道,那可是远近闻名的“香菇镇”,也是钟祥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第一镇。张集镇地处大洪山区,版图面积大,山林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食用菌、猪渔配套养殖、绿色大米、林果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五大产业。以钟祥市寿乡食用菌合作社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发挥为农服务功能,带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香菇镇”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2012年,在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全镇食用菌规模达到1600万袋(桐),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
钟祥市寿乡食用菌合作社的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钟祥市食用菌协会,是由张集镇的食用菌生产大户、技术能手、流通大户自愿组成的一个非营利性经济组织,是湖北省农业示范合作社。合作社为社员统一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对产品进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营服务体系。目前,合作社有社员512人,网络农户4000余户,合作社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通过了QS食品安全认证,注册了“清味居”食用菌商标,并建立有自己的加工基地,申请了进出口业务。
如今,合作社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4月,合作社食用菌出口创汇达到1200万美元,全年创汇3000万美元的目标有望突破。
“合作开拓海外市场政府功不可没!”张集镇党委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让合作社理事长陈斌感触颇深。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员,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今年2月,陈斌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他想用农作物下脚料种食用菌,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李玉到张集考察建研发基地。市长林长洲当场拍板,并表示,如果陈斌将院士请来了,把研发基地建起来了,市政府奖励10万元,搞成功了再奖励30万元。当了解到合作社今年元月就完成出口创汇325万美元,今年全年有望出口创汇达到3000万美元时,林长洲激励陈斌:“你完成了这个目标,政府再给你适当的奖励。”如今,合作社已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院士实验楼和2.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试验基地,重点开发草腐菌品种、袋料黑木耳,驯化野生食用菌和开发菌类保健食品。
近几年,湖北钟祥市张集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以龙头为牵引、以研发为平台、以示范为辐射、以市场为纽带、以合作社为桥梁,把食用菌生产打造成特色支柱产业,不仅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也提升了出口创汇能力。
作为一个山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乡镇,镇党委书记田野介绍,为发挥资源优势,该镇出台了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制定激励政策,对200万袋的村、50万袋的基地企业、1万袋的农户进行政策性鼓励和资金性奖励,激发了广大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培育兴利食品有限公司、双华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和开发深加工产品,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张集食用菌交易市场,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并积极发展食用菌出口业务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食用菌产业是兴市富民的主要农业产业,合作社不仅要让社员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们有信心将我们的专业合作社打造成钟祥市食用菌产业的‘航空母舰’。”在政策和发展环境的强力支撑下,陈斌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信心。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