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东北“春涝” 状况调查——
雪伤黑土地

□ 本报记者 阴剑锋 宋安勇

农民李国江望着泥泞的玉米地,心情沉重。
  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入春雪化导致农田大面积积水。

  泥泞的黑土在太阳下散射着斑驳的暗光,大片的玉米秆依然安静地沉睡在土地中央,当列车缓缓驶入东北的时候,一种焦虑与不安开始在记者心中蔓延。

  为了深入了解东北地区春涝情况以及春涝对农资市场的影响,4月23日,记者赶赴黑龙江、吉林两省实地调查采访。

  春涝:

  60年不遇大雪袭击东北

  东北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而从去年冬天以来,持续不断的大雪低温包裹黑土地,一场60年不遇的大雪天气袭击东北。

  去年冬季以来,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多,气温持续偏低。据监测显示,今年2月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和辽宁降水量分别为正常值的583%、212%、151%和258%;平均气温分别比正常值低4.8摄氏度、4.4摄氏度、3.6摄氏度和2.3摄氏度。3月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和辽宁降水量分别为正常值的135%、161%、185%和162%;平均气温分别比正常值低3.5摄氏度、4.5摄氏度、2.1摄氏度和2.0摄氏度。

  据专家分析,东北地区土壤持续过湿和低温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玉米春播推迟,播种进度偏慢。截至4月9日,东北四省区旱地水分饱和过湿面积1.43亿亩,其中明水面积3300多万亩。农机无法下地,部分地区田地间积雪也未全部融化,春耕整地和播种难度较大,播种推迟已成定局,至少推迟10天以上。其次是玉米质量有下降的风险。由于播种推迟,玉米收成推迟将使玉米更容易受早霜侵袭,造成品质下降。再次是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由于播种时间推迟,部分农户倾向于选择播种成熟期相对较短的大豆品种,大豆的种植面积将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将缩小。此外,今年东北地区大豆种子的销售情况明显好于玉米种子,农户倾向于种植大豆。最后,玉米生产成本增加。农业部数据显示,由于田间积雪厚、渍涝重,1.43亿亩春涝地块整地时需增加1-2道作业工序,每亩增加费用50元左右。综合来看,东北新季玉米面临产量减少、质量下降及生产成本提高的风险,可能对后期玉米价格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

  农田:

  低洼玉米地变成大水塘

  4月24日清晨,列车奔驰在广袤的松嫩平原上,窗外大片的黑土地看上去明显很潮湿,去年秋收后的玉米秸秆大部分还躺在地上,本应在今年春耕时清理的玉米茬子,基本上没有进行。而此时,车窗外还在飘着丝丝细雨。

  宾县距离哈尔滨约50公里,这是记者踏上黑土地的第一站。大部分农田土壤还保持着潮湿的状态。而在有积水的农田地块周边,由于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地块周边形成暗渠。有一些农民正在清理田地里的玉米秸秆,这本是去年秋季应该完成的农活,却被秋天开始的大雪彻底中断。

  4月26日,记者离开哈尔滨前往吉林长春实地调查采访。从高铁上向下俯视,大面积的积水农田连成了一片,在阳光的直射下积水反光,整块的积水农田犹如镜子一般十分显眼。

  4月27日,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远远望去,农田有一些地块不仅存在着积水,而且积水有一定的深度,很多地块的积水已经淹没了收割完成后留在地里的玉米秸秆。有的农田里的积水已经将立在田里的电线杆浸泡倾斜。

  远处有一片“水塘”,记者误以为这里是田地间自然形成的水塘,当地人告诉记者,这片所谓的“水塘”其实是这一带积水最深的低洼农田。将近500多亩农田完全被积水淹没,仅有一点玉米秸秆露出水面,如果不仔细观察,恐怕没有人会认为这里是一片农田。记者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扔进水中,通过石头激起的水花记者粗略判断,这一片田地的积水至少在半米以上,田里集起厚厚的淤泥。当地农民告诉记者,如果这片农田再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抗涝保田措施,今年将“什么也种不上”,彻底撂荒。

  影响:

  春播推后半月,农资终端滞销

  这场春涝将给农资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东北期间,记者走访了许多业界人士,他们用各自的声音反映出这次东北春涝最为真实的情况。

  “今年的这场春涝对于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以宾县为代表的哈尔滨周边来说,目前在岗地(丘陵坡地)上,土壤依然保持着潮湿的状态,农民和农机勉强能够进入,而在洼地上还能明显地看到田地上面的积水,农民、农机根本无法下地。”黑龙江庆丰农资集团哈尔滨分公司经理韩冰告诉记者,虽然时令接近五一,但是黑龙江省东部的佳木斯和北部的黑河,目前还有积雪一直未化。

  黑龙江庆丰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吕梦楠告诉记者,今年黑龙江省受到春涝影响的土地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这场春涝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去年入冬以来的降雪量大,直接导致了今年开春的这场春涝。由于这场春涝的影响,今年的春耕生产将会推迟15天以上,这场春涝对农资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公司的销售滞后,农民的购买力明显不足。就庆丰公司而言,目前的尿素每吨降价120至150元,降价的因素是由于春耕的延后造成的,而这种降价情况在黑吉辽三省都比较普遍,尿素价格一旦降下去,将难以反弹。就今年的市场情况而言,庆丰公司的销售相对提前,整个集团的采购率在90%以上,同时今年改变了“淡储旺销”的销售模式,现在的库存不多,销售压力相对不大。

  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副总经理李海平向记者介绍说,在今年的这场春涝中,整个黑龙江省约有7000万至8000万亩耕地受涝,其中土地积水的面积约在1000万至1300万亩。今年的春涝加低温,对农民和农资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分析是因为去年的秋涝加上冬季的多雪和今年春季的低温共同造成。去年秋季很多农民种植的作物没来得及收获就被降雪埋在了地里,去年的整体收成不尽人意,而化肥等农资产品的销售情况随之不佳。

  “今年的这场春涝造成了农时的整体后延,预计比往年拖后了20多天,不同积温带上的种植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种植玉米减少而种植大豆增加,但是从施肥结构上来看整体需求基本不会发生变化。”李海平表示,从黑龙江农资市场来看,今年春季以来的销售量只完成了往年的60%—70%,化肥销售的拖后或滞销现象,造成了全省化肥行业的全部下行。

  而云天化集团吉林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喜显得较为乐观,他表示,今年的春涝对于农业种植会带来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太大,吉林省内的农资供应已经进入扫尾阶段,所以春涝对于农资市场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老姜农资经理姜国义告诉记者,当地农民在去年秋季没有考虑到今年的春季形势会如此严峻,依照这种形势今年有可能在立夏前后当地依然无法完成播种。目前当地农民还没有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如果调整,当地的种子市场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

  “去年入冬早,降雪量大,今年春天雪化后直接造成土地积水。为什么积水这么严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镇里的施工将排水明渠改道,造成了渠道堵塞,地里的积水自然难以排出。”乐山镇农民李国江站在地头上告诉记者。李国江说涝情严重的地估计需要推迟一个月,记者追问如果推迟一个月还能种上庄稼吗,李国江一脸茫然。

  针对这场罕见的春涝,各级领导十分重视。4月17日,黑龙江省召开了全省抗春涝、保春播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黑龙江省政府作出指示:坚决打赢保春耕战役,不可弃耕一亩地。随后,农业部派出多组专家,飞赴东北一线……

  中央气象台预报,接下来东北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逐步回升,希望好天气能够加快东北春耕的脚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