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广场的停业装修,似乎成了武汉中商盈利结构单一的引爆点。
公司年报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2.34%,净利润5754.56万元,同比下降29.36%。董事长郝健坦言,“主力门店停业装修,外延式扩张不快,正常门店同比增长乏力,将公司的盈利能力拉到一个较低的水平。重新开业的中商广场一期的效应尚未发挥出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分析师指出,与中百集团、鄂武商A这两家同区域内的商业公司相比,武汉中商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此前公司盈利大都依赖于旗下的中商广场和中商平价广场。而当这两大主力店出现问题时,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无法跟上了。
2012年,武汉中商加大了扩张的步伐。在百货方面,除花费亿元对中商广场进行改造外,还加速在省内二三线城市布局。而在超市方面,储备网点资源23个,截至去年年底,新开4家超市和4个武警部队超市。
“但整体来说,这种步伐相对较慢。”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若选择重资产的方式扩张,武汉中商的压力会比较大,若采用轻资产的方式扩张,未来面临的租金压力和不可控因素,也会对企业带来风险。目前,武汉中商采用重资产和轻资产组合的方式,整体来说步子迈得比较慢,对公司盈利贡献不明显。
年报显示,2012年,武汉中商平价超市有限责任公司营收达到20.36亿元,但净利为亏损1436.75万元。
武汉中商2013年仍保持扩张态势,其计划显示,2013年,公司资金需求主要来自中商广场二期改造项目、咸宁中商项目、黄冈百货改扩建项目、黄石MALL城百货项目投入。
也就是说,武汉中商仍将面临资金的需求。但令人尴尬的是,目前,武汉中商的公司整体负债率上涨至70.2%,仍在高位徘徊。
“与中百集团重组的事情悬而未决,证监会对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也还在诸多限制。”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局面下,其融资渠道相对有限。
郝健则表示,“我们将启动多种融资手段,通过银行信贷、根据项目需求,来制定具体的融资方案,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不过,目前公司还未考虑定增方面的计划。而针对目前业内流行的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的计划,公司目前也尚未考虑。”
(陈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