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3日,为解决“菜贱伤农”和“菜贵伤农”的问题,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春季“农超对接”洽谈会,共达成农产品采购意向1.9亿元,年内还将建设100处蔬菜直营直销区和门店,价格将比超市便宜10%。
青岛市商务局、市农委、市供销合作社在即墨市举办春季“农超对接”洽谈会,近5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带着特色农产品参展。记者在现场看到,芹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陈列在展台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提供样品免费让参会的超市、批发市场、学校等单位品尝。一个农户还展示了带有二维码的黄蘑菇,他介绍说:“这种蘑菇叫榆黄蘑,是新培育的品种,市场价8块左右,一般都卖给大型酒店。”
无土栽培成为蔬菜种植农户展销的主打品牌,即墨市某合作社拉来了几十盆盆栽蔬菜,有芹菜、韭菜、白菜、生菜等十多个品种,每种蔬菜都盛在一个花盆中。“一盆菜30块钱,老百姓感觉贵,卖得并不好。”该合作社的一名负责人介绍,盆栽蔬菜用有机质种植蔬菜,由于成本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一般市民不会买,他们只能卖给高档酒店和商务会所。
另外一家合作社则用透明的鱼缸饲养有机蔬菜,鱼缸中还有两三条来回游动的金鱼。“鱼缸和菜一块买60块钱,单独买菜的话,一棵30块钱。”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有机蔬菜价格较高,主要销往饭店。
据介绍,为解决“菜贱伤农”和“菜贵伤农”的问题,市商务局于2009年启动“农超对接”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余次,全市10万多农户受益。洽谈会当日共达成1.9亿元的采购意向。
年内,青岛市将建立15处以上的出口农产品直营专柜,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开展网上销售,发展农超对接电子业务。
(程凌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