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自治区联社)自2006年7月26日成立6年多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在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克服经济下行、结构转型等压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又好又快发展的总基调,发扬变化变革、敢于担当的精神,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大支农力度,加快业务发展,加强风险防范,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长治久安与跨越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且在勇担社会责任、力促民生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业务发展提速。2012年末,存贷款增量及市场份额居全区银行业之首。
经营效益显著。全疆84家县市联社均实现盈利,成为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率先消灭亏损社的省区农村信用社。
风险有效防控。2012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与占比分别为18.75亿元和1.6%,分别比改革前下降15.97亿元和21个百分点。六年累计清收不良贷款54.62亿元。
服务民生力度加大。六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4135.3 亿元,其中,累计投放“三农”贷款2538.46亿元,占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0%,累计投放中小企业贷款1000多亿元,为13465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
兵团业务全面发展。六年来累计发放农工贷款320亿元,惠及农场职工40多万户,覆盖面达70%以上,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40亿元,为支持兵团“三化”建设出了作出了不懈努力。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银行卡发卡量突破500万张,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缩小了与同业的差距。
内控管理成效明显。坚持制度办法到位,先后出台并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310项,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风险。
社会地位不断提升。2012年4月,新疆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被新疆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开发建设新疆奖状”;2012年11月,中国国际金融展,自治区联社“两居贷款”获得“优秀三农金融服务”奖;2012年12月,自治区联社荣膺2012年度“中国服务县域经济十佳银行”,沙湾县联社喜获“中国最具影响力十佳县域银行”荣誉称号,石河子农村合作银行与温宿县联社喜获“中国最具创新力十佳县域银行”荣誉称号。
截至2012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
◎近三年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473、660和806亿元,3年占各项贷款比重均在70%左右,3年平均增速达40%。
◎共评定信用户163.9万户,较年初增加11.9万户,占比为60%,信用村5011个,较年初增加535个,占比为52%;信用乡镇279个,较年初增加11个。
◎在兵团设立营业网点97个,其中新建网点18个,为135个农牧团场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覆盖率达71%。
◎妇女创业贷款余额达到60亿元,惠及14.2万名妇女。
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全力满足“三农”信贷需求
2010年至2012年,新疆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639、885和1175亿元,贷款平均增速为39%;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473、660和806亿元,3年占各项贷款比重均在70%左右,3年平均增速达40%。
2012年,新疆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占全疆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65%,涉农贷款增幅、农业贷款占比、农业贷款增幅均实现了中国银监会“三个高于”的目标。全疆300万户农牧民,有156万户享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普惠金融服务。
坚持服务基层、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建设,把满足农民信贷资金需求放在信贷工作的首要位置是新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截至2012年末,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90.79亿元,较年初增加32.69亿元,增幅20.68%,占农业贷款余额的22.62%。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02.32亿元,较年初增加31.55亿元,增长44.58%,占各项农业贷款余额的12.13%。
信用工程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平台
近年来,新疆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团场)”为载体的信用工程建设活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牧民“贷款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截至2012年末,共评定信用户163.9万户,较年初增加11.9万户,占比为60%;信用村5011个,较年初增加535个,占比为52%;信用乡镇279个,较年初增加11个;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02.3亿元,较年初增加31.5亿元,增幅为44.58%;信用团场1个,实现零突破。
2012年,新疆农村信用社不断完善信用工程创建机制,做强做优小额农贷。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信用工程建设作为巩固业务阵地、优化信贷结构的重要抓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2013年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连队)增幅分别达到5%、5%和3%,农户小额贷款覆盖面力争较上年提高20%,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增幅力争达到30%。二是深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和自治区联社《农户贷款管理实施细则》,积极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流程再造,灵活授信额度,突出流程风险控制,用心、用力、用情服务农民,精耕、深耕、细耕“三农”市场,把农户小额贷款做优做强做大。三是将“金融服务进社区”、“富民惠农金融服务创新”、“阳光信贷”三大工程与信用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将“阳光信贷工程”融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全过程。
兵团服务倾心尽力
2012年,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贷款139.07亿元,比上年增加38.26亿元,增幅37.95%;贷款余额达99.38亿元,比年初增加15.02亿元,增幅17.81%;在生产建设兵团设立营业网点97个,其中新建网点18个,为135个农牧团场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覆盖率达71%。
兵团需要有自己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的金融体制可以满足兵团的需求,填补这一空白。
为此,新疆农信社着力建设营业机构,机构建设主要以师部、中心团场为重点,同时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团场延伸,力争实现营业网点在中心团场全覆盖。
同时,新疆农信社深入开展兵团信用工程创建活动。积极协调兵团相关部门组织牵头,各师部、团场、连队积极配合,农工广泛参与,信用社具体实施,自上而下,齐抓共管,共同全面推进兵团信用工程建设。让更多的农工享受到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高效的小额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工贷款难问题,促进支农信贷资金的稳步增长和良性循环,为实现兵团经济、金融、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型团场建设、打造诚信兵团发挥积极作用。
妇女创业贷款普惠千家万户
近年来,新疆农村信用社按照“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发展目标,与当地妇联、财政部门等密切协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按照“自担风险”原则,实行简化手续、灵活担保、快捷办理等措施,大力协助妇联部门推行巾帼妇女创业贷款业务,建立了“妇女创业贷款绿色通道”。
一方面,新疆农信社针对“妇女创业就业贷款”主体和适用范围的特殊性,在产品的设计、审批流程和监控管理方面,突破了一般自然人贷款的管理模式,指派专人进行办理,使之比传统的自然人贷款更便利、更优惠。另一方面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凡是妇联部门推荐的创业项目都优先调查审查。“绿色通道”开辟后,整个办理流程较一般自然人贷款“提速”一个工作日。截至2012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妇女创业贷款余额达到60亿元,惠及14.2万名妇女。
随着支农惠农、服务民生信贷投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信社已成为新疆发放妇女创业贷款,支持妇女创业贷款的金融主力军,通过发放妇女创业贷款,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贫困妇女“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各族妇女的信用意识,激发了创业致富的热情。
民生金融的先行者
截至2012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
◎共计设立正式机构3个,设立金融服务站139个,采取延伸服务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47个,解决了189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缺失问题。
◎共发放“两居”贷款余额45.5亿元,惠及农牧民28.5万户。
◎累计布放ATM机具1359台,较上年末增加606台,增长80.74%。
◎南疆三地州贷款余额215.41亿元,增幅高出全疆平均水平10.61个百分点。
提前两年完成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全力以赴做好金融业发展的各项协调配合工作,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部署,以及中国银监会“进一步完善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体系,力争实现新疆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具体安排,全面解决新疆214个建制乡镇金融机构网点空白和服务不足问题,使广大农牧民群众享受到存、取、汇款及小额贷款等基础金融服务,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系统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号召,从2010年初开始,把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与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起来,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建信用工程结合起来,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截至2010年11月10日,新疆农村信用社克服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人口较少、发展滞后,经营成本高、设点困难”的“三难”问题,提前两年完成了中国银监会要求在三年内消除金融空白乡镇的工作任务,共计设立正式机构3个,设立金融服务站139个,采取延伸服务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47个,解决了189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完成新疆银监局下达任务的100%,占全疆金融空白乡镇总数的88.32%。
全力支持“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
作为“两居”工程贷款的主办银行,2011年,新疆农村信用社共投放“两居”贷款24.76亿元,涉及农牧民10.84万户。2012年以来,全疆84家农村信用联社克服信贷规模紧张、存款不稳定的困难,不断加大“两居”工程支持力度,截至2012年末,“两居”贷款余额45.5亿元,惠及农牧民28.5万户。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新疆农信社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迅速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贷款管理办法》,积极筹集资金,切实保障自治区“富民安居、定居兴牧”工程信贷投放规模,坚定不移地执行民生优先的信贷政策,确保信贷资金需求落实到位。大大缓解了农民建房筹资难、贷款负担重等问题,得到了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手段
新疆农村信用社从服务“三农”出发,积极创新现代金融服务手段,面向农民推广“福农卡”。福农卡在原有“玉卡”存取款、消费、转账、结算功能基础上,将贷款账号与卡号关联,新增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发放、使用和还款付息功能,真正实现“一次核定、随用随贷、总额控制、周转使用”。 缩短了贷款审批时限,简化了贷款手续。切实将安全、经济、便捷的金融服务延伸到城镇乡村,满足农牧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去年,新疆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系统与客户信息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实现了客户数据、信贷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企业网银成功上线,70家联社开办了网银业务;累计布放ATM机具1359台,较上年末增加606台,增长80.74%。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缩小了与同业的差距,新疆农信社还立项并启动了银联V2.1升级改造、人民银行、农信银二代支付、金融IC卡、信用卡等10个系统建设项目,项目均按计划稳步推进,存取款一体机、银联V2.1标准化改造已完成项目建设,信用卡、IC卡项目均进入测试待验阶段。
加大对南疆三地州信贷投放力度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天山北坡经济带、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信贷规模向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倾斜,边远地区贷款增幅及占比上升较快。2012年末,南疆三地州贷款余额215.41亿元,增幅高出全疆平均水平10.61个百分点,其中和田、喀什、克州地区贷款增幅位居前列。
为方便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牧民贷款,新疆农村信用社积极搭建信贷快速服务平台,畅通信贷业务流程,组织信贷小组集中放贷并送贷上门,保证贷款资金及时、安全地发放到农牧民手中。
绿色金融的实践者
截至2012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
◎林果种植业贷款余额30.33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增幅24.15%。
◎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5.63亿元,较年初增加118.79亿元,增幅34.25%,占全部贷款的39.64 %。
◎畜牧业贷款余额90亿元。
◎对战略新兴产业新增贷款23.87亿元。
低碳环保,大力支持绿色产业
近年来,新疆农信社通过灵活多样的信贷投放模式,抓特色、抓营销、抓服务、抓增值,突出“番茄、油料作物、啤酒花、打瓜、工业辣椒”等绿色产业,加速种植、收购、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加强信用工程建设,推广农户联保贷款、专业大户贷款,有效满足一般农户、种植大户、农业业主、农业产业化公司的生产资金需求。二是结合农业季节性强、新疆大规模种植、企业抵押担保不足值的特点,推出封闭运行的“新疆农信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对择优扶持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采用“钱随货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的封闭运行方式,“一次授信、总额控制、分期发放、循环周转”,支持企业改善经营,提高效益。三是创造性地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村信用社”、“果蔬恒温库+农信社+果品购销户”、“农户加企业,企业连市场”等支农模式,通过繁荣农贸市场连结城镇居民的菜蓝子和千家万户农民的钱袋子,逐步实现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推进城乡经济共融。
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另辟蹊径
2012年,新疆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战略部署,对红枣、核桃、苹果、香梨、杏等13个特色林果品种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涉及特色林果业的种植、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有力支持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疆农村信用社林果种植业贷款余额30.33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增幅24.15%。
一是通过加强与财政、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协调,明确贷款对象和范围、明确贷款期限等加强林果业贷款管理,建立起林果业贷款有效运作机制;二是大力支持林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鼓励果农(林农)走“家庭合作式”、“股份合作式”、“公司+基地+农户”等互助合作集约化经营道路;三是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通过提高信贷额度,延长信贷期限,优惠信贷利率,推动林果业发展;促进林果业深加工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及加工产品,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四是高度重视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信贷支持林果业生产时,把林果生产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进行考核;五是充分考虑林果业收益见效慢、资金周期长的特点,合理确定果林业贷款期限,期限最长可为10年。
倾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新疆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不断强化监管部门“六项机制”和“四单管理”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2012年,新疆农村信用社不断创新中小微企业服务,发挥自身人脉广、地缘熟、决策链短、办事效率高等优势,优化原有客户结构,大力拓展资源型、成长型小微企业,梯度式培植中小客户群体,与客户共成长。提升信贷服务能力,提高中小企业的忠诚度,确保了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同时,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严禁向“两高一剩”行业和项目发放贷款。
截至2012年末,全疆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174.83亿元,较年初增加289.5亿元,增幅32.7%。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5.63亿元,较年初增加118.79亿元,增幅34.25%,占全部贷款的39.64 %,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18.89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5个百分点,共支持中小微企业13456家,占全疆中小微企业的15.83%,全面完成了监管部门“两个不低于”的考核目标。
鼎力支持畜牧业发展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7亿多亩天然草场,畜牧业是新疆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为有效支持畜牧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畜牧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全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新疆农村信用社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狠抓结构调整,加快机制体制创新,信贷资金有力支持了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使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得到稳步提高。截至2012年末,全疆农村信用社畜牧业贷款余额90亿元。
新疆农村信用社充分利用农户联保、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养殖户担保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投入;积极参与农民畜牧专业合作社管理,鼓励评级信用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收购、加工、冷藏、运输、销售、饲料等畜牧养殖配套服务业个体工商户进行全方位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畜牧养殖有关的前、中、后各个环节的信贷资金需求;不断探索畜牧业贷款模式,相继推出“信用社+合作社+养殖户”、“信用社+信用村+养殖户”、“信用社+龙头企业”等多种畜牧业贷款模式,重点支持了一批活畜产品及畜产品的精深加工企业,增强了新疆畜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新疆农村信用社深刻把握自治区经济发展脉络,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各项业务,突出行业分类指导,严控高风险行业信贷投放,重点支持新疆特色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2012年,新疆农村信用社对战略新兴产业新增贷款23.87亿元。
绿色办公,倡导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企业的勤俭节约关乎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习惯和切身利益,也是每个员工应尽的责任。2011年,新疆农村信用社向系统内所有员工提出勤俭节约的倡议,号召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培养节约的习惯,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开展节约实践,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节约每一点资源,倡导循环利用。三年来,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个电话、每一滴油、每一件办公用品等都成了员工节约的对象。办公环境中的浪费现象越来越少,逐渐形成了人人讲环保,人人重节约的浓厚氛围,全系统人均办公用水量、办公用纸量及耗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公益事业的担当者
◎2011、2012年,新疆农信社共为社会残障人员、孤寡人员及生活贫困人员送去的慰问金、慰问品、生活必需品等物资,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80万元、210万元。
◎在50家“新疆辖区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中,新疆农村信用社网点有25个,占总网点数的50%。
◎新疆农村信用社为对口扶贫的尼勒克县克令乡累计捐赠资金180万元。
全面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多年来,全疆农信社已形成对残障人员、孤寡人员及生活贫困人员慈善捐助的传统,开展丰富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并与大家进行座谈,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据统计,2011、2012年,全疆农信社共为社会残障人员、孤寡人员及生活贫困人员送去慰问金、慰问品、生活必需品等物资,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80万元、210万元。所到之处,向被慰问群众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巨大支持和关怀,介绍新疆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所取得的巨大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新疆农村信用社日新月异的变化。
认真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根据自治区安排部署,新疆农村信用社对口扶贫尼勒克县克令乡。克令乡辖四个牧业村、三个农业村,人口12000多人,3800多户农牧民,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等民族。全乡总面积5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35万亩,草场面积52.68万亩,克令乡以牧为主,以农为辅,全乡无房户达158户,需要定居的牧民达110户,属典型贫困乡,农牧民收入来源少且单一。在自治区级各级党政实施的富民安居工程中,部分农牧民自筹资金难以到位。新疆农村信用社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对口扶贫力度。三年来,累计捐赠资金180万元。
广泛传播现代金融知识
2012年9月初至11月末,新疆农村信用社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的公众教育服务活动,宣传内容要包括银行卡、服务渠道、理财服务、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三农”服务、特殊客户群体服务等。为确保活动深入开展,自治区联社按月对全疆各联社制定了专项宣传活动,要求各县市联社统一安排,保证参与当日活动网点数量能够覆盖所在县市的主要地区,确保覆盖面和宣传效果。
2012年8月7日,新疆银监局系统团委和新疆银行业协会联合对全疆金融机构50家网点授予了“新疆辖区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其中新疆农村信用社网点有25个,占总网点数的50%。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荣誉称号展现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服务形象,为新疆农村信用社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