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食品进出口开局良好 安全仍是关注焦点


  

  本报讯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食品21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8%。其中,出口84.9亿美元,增长5.8%;进口133亿美元,增长10.8%。分析前两个月的食品进出口情况,我们发现很多产品的进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水产品增长尤其突出;另外,随着食品安全被给予更多关注,洋奶粉在我国越来越受追捧,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水产品出口回暖

  在出口产品类别上,水产品出口一枝独秀。前2个月,我国出口水产品29.9亿美元,增长21.3%,占我国食品出口总值的35.2%,形势比去年乐观很多。中国是水产品出口大国,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水产品出口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但是进入2012年,水产品出口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出口省份增速均有所放缓。但放缓的趋势在进入2013年后扭转。以浙江舟山为例,今年1月至2月,浙江舟山地区共出口水产品1217批次、29960吨、货值1215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7%、31.1%和25.4%,较去年同期呈现强势回暖的态势。

  洋奶粉受追捧 

  在国新办日前举办的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奶粉24万吨,增加了23.7%。在进口的奶粉中,新西兰是我国进口奶粉的最大来源国。一季度,我国自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为22.8万吨,占所有进口奶粉的95%,一季度从新西兰进口奶粉增加了34.8%。

  郑跃声说,随着国内消费的增长,我国进口的奶粉这几年来一直在呈现着规模持续扩大的态势。但近来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奶粉接连曝出一些安全的问题,给国人的健康带来了隐忧。同时,国内网络代购、海淘等非传统渠道购买模式兴起,一些进口奶粉的质量可能更加难以确保。

  郑跃声表示,中国海关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把好进口奶粉的原产地等关口。同时,他也建议大家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进口奶粉。

  食品安全仍需重视

  据悉,1-2月美国拒绝我食品进口情况大增。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的拒绝进口我国食品情况显示,今年以来我国输美面包、米饼等糕点或西点等食品三聚氰胺超标问题突出。其中1月份因三聚氰胺超标原因被拒40批次,占我国被拒食品总批次的41.7%;2月份因三聚氰胺超标原因被拒45批次,占被拒食品总批次的49.5%。

  同样,进口食品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近期,国外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曝光,如美国由鸡肉引发的“海德堡”沙门氏菌疫情持续扩大;新西兰牛奶和奶粉中检测出双氰胺化学残留物;欧洲继传出涉及爱尔兰、英、法、德、罗马尼亚等16个欧盟国家的“挂牛头卖马肉”事件后,再度传出“鱼肉风波”;墨西哥禽流感疫情再度爆发等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大大加重了我国对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压力。据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今年1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进口食品240批,除广受关注的奶粉有30多吨外,还有数百吨的肉产品和水产品。严峻的形势让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完善进出口食品风险监测制度,强化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                   

(张 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