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寿眉

杨应杰

  在福鼎白茶种类中最容易被混淆的就是寿眉和贡眉了。《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寿眉的定义:“寿眉即贡眉。”“贡眉是产于建阳、建瓯、浦城等地的白叶茶。制法基本同白牡丹,唯鲜叶原材料为有性群体茶树——菜茶。取一芽二三叶,经萎凋、烘干而成。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味醇爽、香鲜纯。主销香港、澳门等地。”《中国茶经》中这样叙述贡眉:“贡眉,有时称作寿眉,乃以菜茶有性群体茶树芽叶制成的白茶。”

  这些资料都把寿眉与贡眉混为一体了,实际情况贡眉和寿眉是有区别的。从地域上来讲,建阳一带把采摘在菜茶的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眉,福鼎一般称其为寿眉;港澳、广东一带为了避讳白茶的白字,把除“银针白毫”以外的白茶统称为寿眉。从传统白茶定义来说,贡眉和寿眉原材料都是采自菜茶,但现在菜茶原料少,菜茶制作成绿茶价格高,寿眉已很少用菜茶制作了。

  笔者经多方考证认为,如今的寿眉,是采自福鼎大毫茶的头春末以后包括二、三春的芽叶制成的白茶,或者是由制“银针”时采下的嫩梢经“抽针”后,剩下的嫩叶制成的成品茶。

  寿眉制法与白牡丹制法相同,因其原材料中叶张比白牡丹芽叶粗老,制作成品茶后,就比白牡丹的叶张肥大,外形不好看,内含物更丰富,茶汤滋味更加醇厚。当年产的各类新白茶中,在汤色滋味方面,寿眉往往比白牡丹、白毫银针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在福鼎,崇山峻岭之中的太姥山先民和僧侣们,由于缺乏与外界交流,仍然沿用晒干或阴干方式制茶自用,无意间将古白茶制茶工艺保存下来,并默默延续了千百年。山民自制的土茶,俗称“畲泡茶”、“白茶婆”、“粗茶婆”。以往的福鼎古官道每5里路,就有一个凉亭,亭里常常设置普世茶,供行人解渴。每日由一固定老人或妇女烧开水,装满一大缸,在开水里投放一定量的“白茶婆”,味道相当清爽,而且久置不馊,类似寿眉。寿眉都是较为粗老叶子的茶叶制作而成,既采制容易,制作方便,又能解渴、解暑,受人欢迎。

  侯凯东在《寿眉何以在广州茶楼成为当家茶?》写道:“……寿眉何以在广州茶楼成为当家茶?一是价格便宜。白毫银针全部采用肥壮的茶芽为原料制作而成,色白如银、挺直如针,外形最优美,银子自然少不了。白牡丹是采摘一芽二叶为原料而制成,芽叶连枝,叶片宛如枯萎的牡丹花瓣,形似牡丹,也是富贵种。……寿眉则是抽去芽心制银针后剩下的单片叶制作而成。上茶楼饮茶,本来就是极平民的事,很符合寿眉的身份。二是广州人“八卦”,讲究清热气。白茶不发酵或轻微发酵茶,能清热气,夏天饮用更有消暑解毒作用,寿眉更能清肺火、止咳化痰、提神。而且寿眉不及绿茶般“寒凉”,胃寒之人不敢喝绿茶,却可以喝寿眉。广州人讲“补”,认为没病的人饮较补的寿眉也“有益”。三是受港澳影响。寿眉在港澳很受欢迎,2000年澳门出了一套关于茶的邮票,共4枚,就有一枚是寿眉。省港澳原本一家,近50年,广州茶楼流行的趋势和港澳没有太大的差别。寿眉不抢口,她的平淡与茶楼神定气闲的氛围很相配。寿眉形状酷似老人眉而得此名,有人将男人与茶相比,说过了70岁的男人要像寿眉,集众茶的甘香于一体,经历了性情爱欲而观止,倒也十分贴切。”

  福鼎白茶中寿眉产量大、味道好、价格便宜,适合普通老百姓日常品饮,但不了解福鼎白茶的人往往会把它当成普通的树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