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4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农民享受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建设“三大工程”侧记
□ 康凤立

  图为河南省银监局副局长张安顺(左)到伊川农商银行调研。

  

  农村金融富民惠农的关键所在,就是能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不断拓展服务广度、挖掘服务深度、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满意度,积极建立与“三农”、社区居民、中小微企业紧密互动、互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切实把“金融大餐”送上农民的“餐桌”。

  把最优质的服务献给客户

  金融服务是老百姓最直观的金融体验,伊川农商银行把“服务品牌塑造”提升到战略高度,强力推进“精心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质量。

  打造精品网点。实行“网点差异化定位”,将城区支行定位为“金融超市”式社区银行,突出服务功能多样化;乡镇支行着力打造“农民自己的银行”,以服务“三农”为立行根本。实行“小支行大网点”战略,新设置网点全部高标准规划、一流化配置;网点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改造升级,营业大厅进行功能分区,配备液晶电视、叫号机、饮水机及医药箱、便民箱等;网点一律改造为低柜台,实现客户“站着办理业务”到“坐着享受服务”的转变,使服务多样化和人性化。

  提供优质服务。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每月评选“服务明星”,把晨会演练和网点治理纳入目标考核,注重全员服务礼仪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实行值班行长上墙制,设立VIP客户专区,营业大厅配备大堂经理和保安人员,推行迎宾服务,推广规范服务用语和标识化服务;探索和实施客户分类化、个性化管理,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加强互动沟通。网点实行服务网点图、客户经理信息上墙制,并公示信贷方式信息,引导客户办理各项业务;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开通96988客服热线,营业网点设置客户投诉流程,设立群众意见箱和评价本,设置一键式服务电话,自觉接受客户的监督和评议……通过与客户建立有效的互动平台,让金融服务更加贴近百姓、走近客户。

  用最好的产品服务客户

  研发信贷产品、提升信贷服务,做到“让利于民”,主动破解老百姓和小微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伊川农商银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和不断创新。

  完善两个平台。针对农村地区信用程度低、贷款风险较大等现象,该行以“信用工程”和“阳光小额贷款”为有效载体,扎实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活动,推出“五户联保贷款”新模式,已评选出信用乡镇4个、信用村63个,评定信用户21462户,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3.5万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及联保贷款2000余万元。同时,实行“二定四公开”阳光办贷服务方式(即定时、定点现场办公,公开贷款对象、条件、程序、方式),开通农业贷款直通车,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创新信贷产品。结合市场细分的特点,该行加快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创新和推广,创新开发“富民宝”贷款品种,包含“惠农通”、“富民通”、“微贷通”、“兴业通”等7种产品,简化贷款程序,丰富担保方式,让贷款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创业致富的一把“金钥匙”。截至目前,通过此信贷品牌已发放惠民贷款60.71亿元,2.1万户农民、8600个商户和780多家企业受益。

  优化信贷服务。该行探索信贷业务事业部制,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设立特色业务支行、特色柜台,在乡村建立金融服务点,使功能化的信贷服务进一步向村镇延伸。从担保方式、融资渠道等方面做好信贷支持,建立完善“优质客户项目库”管理,与信誉度高的担保公司、信用评估公司“联姻”,对企业进行信用评定和直接授信,缓解小微企业因缺少抵押物造成的贷款难问题;银政联手搭建企业融资对接平台,通过银企洽谈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座谈会等方式,将信贷服务送到企业手中。

  让存取款更加便捷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少,一些老百姓存取款很不方便,甚至要跑几十里路。让农户也享受到城市一样的结算服务,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

  推广电子银行。该行推行“自助银行全覆盖”,大力开展电子化结算平台建设,加快电子机具、自助服务终端等的布放和运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行累计布放POS机628台,ATM机65台,实现“县城全覆盖、乡镇无空白”的目标。同时,还试点开展“金融村村通”工程,设置金融服务点,将“银行”开到农民家门口。

  开通网上银行。为了方便客户办理业务,该行加大现代支付结算渠道应用力度,在河南省农金系统率先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在全辖统一建设网上银行体验区,每个支行布设1-2台网银体验机,方便客户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办理金融业务。

  2013年,该行还将开通手机银行及贷记卡等业务,进一步完善金融结算功能。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