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座标上,峡江县供销合作社原是个总量小、底子薄、不起眼的小县社。可谁曾想到,该县社,去年完成购销总额6.26亿元,农资销售让利农民达300多万元,示范带动6128户农民户均增收3686元,成功赢得了“全省县级供销合作社2012年度争先创优一等奖”、“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2012年度综合业绩特等奖”等殊荣。
峡江县供销合作社一个小小的县级社,如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发展秘诀是什么呢?
农资企业 支起“为农”事
自市场经济放活后,峡江县社10多家企业退出了经济“舞台”,只留下了化肥农药、再生资源、烟花爆竹、资产运营管理4家自负盈亏的公司。峡江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引导企业,坚持情系“三农”、服务兴农、发展为农的办社宗旨,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在为农服务中壮大自己。
针对化肥农资是农民生产不可或缺的商品,价格波动太大会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的现状,该社将平衡化肥农资价格,实施“冬储化肥”战略作为为农服务的首要工作,建立化肥储备制度,争取知名厂家货源,降低采购成本,保证货源质量,每年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300多万元。去年,县社投入2000多万元,冬储化肥农资8000余吨,确保了全县农资供应稳定,也为今年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县社还积极开展农资科技服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优质服务和优质商品,提高农资经营信誉,巩固供销合作社在农资经营中的主导地位,使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
在金江乡开办农资购销网点的胡小生坦言:“哪个开店的不想多赚钱呀!但干我们这一行的却要多一份顾虑,不能为了自家的小利,卖高价肥,销掺假药,这会害了多少家老百姓的收成……社里常教育我们,要诚信经营,只有农民好过了,我们商家才会好过……”也正是因为坚持着这份诚信,近三年来,县社的各个农资化肥供应网点未发生过一例卖假农资坑农事件。
兴建网点 建“便农”平台
流通活则百业兴。峡江县供销合作社深知强实力须找载体,只有让自己成为“以商活农”的重要载体,才能有效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在砚溪圩镇上,一幢由县社牵头投资达480多万元的大型超市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后,既可方便当地老百姓购物,又可丰富当地商品市场。这是县社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搭建“以商活农”载体的一项举措。据悉,还有水边、罗田、马埠等乡镇正在筹建,力争乡乡建起一个上规模的便民服务大型超市,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
近几年,该县社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主题,立足自身的传统优势,重组和改造原有商店、销售网点,引入个体户加盟,按照“行业化推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发展”的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在网络覆盖、网点布局、服务功能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农资连锁经营、日用品连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五大网络,全力激活农村商品市场,方便广大农民购销物品。
据统计,该社现已建起化肥农资网络,有98户连锁经营公司;已建起再生资源网络,有39户社员经营网点;已建起烟花爆竹网点,有109家分散经营户,仅去年就实现商品销售额3.08亿元,惠及农民达10万余人。
抱团闯市场 筑牢“富农”路
作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带头人,供销合作社成立至今长达62年,有经验、有基础。峡江虽有140多家农民合作社,但大多是徒有虚名、效益不好。对此,峡江县供销合作社积极行动,在短短几年内,领办、帮办、合作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家,入社农民1110户,拥有生产基地7330亩,带动农户6128户,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为达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共识,峡江县供销合作社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指导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着手,与赣兴养殖、新绿水果、小凤凰养蜂等一批专业合作社走上联办之路。该社为帮助其它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抱团闯市场,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自上而下的完整组织体系、遍布城乡网点优势,为他们的农产品走进省内外大超市、批发市场、销售网点牵线搭桥。用井冈红果业合作社理事邓坤华的话来讲:“多亏供销社的帮助,我们的杨梅酒销售额去年比前年新增了200多万元。”
以项目建设促发展。峡江县供销合作社还紧扣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政策,积极为各大专业合作社包装申报项目,走以项目带动促发展之路,现已有5个专业合作社进入江西省社项目库,其中青池蔬菜专业合作社项目已立项,近百万元资金即将到位;新绿水果专业合作社已入围2014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扶持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供销合作社的帮办下,该县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列入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注册商标、1个产品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