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来打破猪肉市场的尴尬局面

□ 侯艳

  加拿大企业富路国际确定以高端猪肉产品敲开中国市场大门,但并不愿透露在华的定价范围,仅表示将“尽可能做出一个很合理的价格水平”,其卖点则在于安全及高蛋白质。国内经销商表示,其估计零售价格将在100元每斤以上。

  随着生猪养殖户的增多,近两年来我国的猪肉价格有了明显的回落,然而即便是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是每500克二十元左右,加拿大生猪肉如果以每斤超百元的价格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这对中国的生猪养殖户以及中间经销商来说无疑是骇人听闻的。人们会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神仙肉”竟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又是什么样的理由让我们的相关部门决定将这一“奢侈鲜肉”引进国内的呢?这一事件又将把我国的鲜猪肉置于何种境地呢?

  进口猪肉价格如此昂贵无非是打着“安全高蛋白质”的旗号,再加上“原装进口”的宣传,针对国人的“崇洋”心理,最后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我们不得不好好反思一下,国内每天出现在市面上的猪肉,不都是经过有关部门“严格检查”过的吗,那么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不必担忧了吧;至于高蛋白质,肉类的蛋白质本就丰富,所谓的高低根据吃了多少想必也能解决了吧,那为何进口猪肉进驻势头还能如此强劲呢?我们的相关部门用价格来强调进口猪肉的高质量高标准,这种变相承认自己的猪肉不够好的方式从某种角度来说,似乎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也将中国的猪肉市场推向了一个更为尴尬的境地。

  中国的猪肉再怎么好,再怎么涨价,恐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达到进口猪肉的价格,若说到竞争力,两者似乎并没有太多直接的矛盾。然而随着进口猪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中国猪肉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其尴尬局面也会逐渐扩大。加之国人始终存在“舶来品”质量更好的心理,人们会随着外来猪肉的进驻对国内的猪肉从心理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更多的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同样是猪肉,外国来的价格如此之高,而国内的价格却相差甚远,那国外来的质量自然更优些。当然,一百块一斤的猪肉也并不是每个国人都买得起或者愿意买的,但这种自我嘲讽的情况确是极易出现的。

  进口猪肉不同于其他非食物类的进口商品,这是一种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东西,然而这样的价格却打破了人们对猪肉的传统认知,人们的不解与犹豫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内猪肉市场将陷入低迷,即便我们的猪肉没有任何的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相关部门的轮番问责,然而在一开始我们的相关部门却只是期待于进口这类产品带来的高达30%的增值税与关税。我想我们的相关部门除了看到此次进口带来的税收外,还应该为国内的猪肉市场甚至是国内的肉禽市场作更多的考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