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合“亮剑” 勇创佳绩
——访江西省吉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鄢新平
□ 本报驻江西记者 傅廷高

  农信社的根在农村,宗旨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我们的立足点。

  “商场如战场,当下金融业的竞争可谓白热化,农信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必须具备‘亮剑精神’。” 在江西省吉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鄢新平看来,“亮剑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担当、执行力到位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

  吉安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全省农信系统综合考评中名次从2010年的65名跃升到2012年的前13名,进入了全省优胜行列;存、贷款市场份额和经营收入等重要指标连年攀升;连续二年被县政府授予“支持县域经济先进单位”。这些骄人的业绩源于吉安信合人的“亮剑精神”。

  敢于担当 履行责任

  2012年4月下旬的一个傍晚,受“飓风”影响,吉安县各个乡镇遭受历史罕见的12级龙卷风和冰雹灾害,说起当时的危机时刻,鄢新平至今记忆尤新。当晚七点,县联社召集各科室和各网点负责人商讨发放受灾户重建家园的贷款方案和三项具体措施,晚上十点,县政府李克坚县长的电话打到了鄢新平的办公室。

  鄢新平立刻来到县长办公室,汇报了应对灾情及时救助的三项措施:第一,联社全体干部职工在三天内不得请假、全力应对灾情,各科室安排人员分派各受灾地,第二天早上七点各受灾乡镇的网点工作人员全部要到一线了解灾情;第二,五万元以下的贷款,各网点负责人立即审批发放,五万元以上的当晚到联社审核,通过后第二天给予解决;第三,受灾严重的大户立即上报联社,由联社领导与县政府沟通酌情发放。李克坚县长听完鄢新平简要汇报后,感慨地说:“农信社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措施到位,为政府解扰、急农民所急,不愧是支持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我们可以考虑把县域防洪路堤结合工程、农村水利工程、国有林场危房改造工程的配套资金存到农信社。”

  仅三天时间,吉安联社就发放受灾重建家园贷款200余户,金额400多万元,为全县抗风救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灵活帮扶 农民喜爱

  “农信社的根在农村,宗旨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我们的立足点。”鄢新平在工作中始终强调:要因需而动、灵活多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资金活力是农信社的职责。

  谈起农信社对“横江”葡萄产业的扶持,村民肖璋瑛的感触最深。他向信用社借了3万元小额农贷,从广西引进优良品种,在农信社的指导下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农户担保的形式发放180万元贷款,如今他在吉永公路两旁100米范围内建成葡萄产业观光带,形成了种植、冷藏加工、销售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使“横江”葡萄成为知名品牌,销往21个省(市、区)。

  针对当地的养殖特色,吉安联社为养殖户量身定做了“养殖公司+保险公司+农户”的贷款模式,永和镇的养殖户匡伏元就是这项信贷产品的受益者之一。他最初从养4头猪开始做起,同吉安正邦养猪公司合作后,通过“正邦”提供担保向信用社贷款,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发展到年出栏5000头猪,实现利润50万元。

  “如果不是有农信社灵活的信贷方式支持,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发展前景。”匡伏元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执行力到位 战果颇丰

  “‘军人在战场上,以执行命令为天职’,县级联社处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沿,只有把省联社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营销策略领会透彻、执行到位,才能胜任这份工作。”这是鄢新平在实践探索中的切身体会。

  这种“执行力至上”的理念,在吉安县联社贯彻“五整治一落实”工作中,有着更为充分地体现。联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在全辖各营业网点设立举报箱;先后下发贷款风险排查实施细则及督导、验收及整改方案6个、内网下发专题会议纪要3个、信贷管理提示8期;实行联社班子成员挂片、科室人员挂点督导,负责各网点排查及整改工作的督导,并从挂点领导、挂点科室、各网点主任及客户经理的年终奖金中拿出2000元挂钩考核;对工作不重视、工作不落实、进度缓慢的网点进行通报批评,并对主任进行必要的诫勉谈话直至免职。

  通过精心的部署与强有力的执行,该联社建立起了信贷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还将“五整治一落实”整改工作与业务拓展、规范化推进、案件防控、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相结合,以此为契机,争取到吉州窑遗址保护工程、井开区及城北新区征地项目、县卫生局22个卫生院的资金归扣,取得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资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