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3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成员行社就是我们的客户”

□ 本报记者 刘小萃

  “全省88家成员行社就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客户的需求,而掌握客户需求的前提是要理解成员行社的成长路径。”采访中,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肖四如多次强调,省联社未来将“以服务为纽带”建立起与全省农信社的稳定联系。

  江西农信社的88家成员行社发展差异很大,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他们未来应该向什么方向走?”这是肖四如经常思考的问题:那些过去发展很不规范的行社,首先要解决规范问题;已经规范的就要解决加快发展的问题;规范发展了以后要解决精细化管理的问题;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则要解决长期核心竞争力形成问题,也就是如何与区域经济、社会融为一体、相融共生的问题。

  肖四如把不同成员行社的发展路径,总结为“五个阶段”。对“五个阶段”的清晰界定与科学分析,正是缘于对成员行社分阶段需求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只有把握了每一家成员行社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方向、洞悉每个阶段的需求,省级联社才可以根据需求变化及时对接,始终能够提供有效服务,实现对不同层次的成员行社区别对待、差异化发展。

  不断深化的农信社改革,要求省级联社对自身的定位及时做出新的调整,只有持续强化服务,省联社与成员行社的依存关系才能够长期存在,而这种依存关系又不断地对省联社提出挑战。

  对于省联社面临持续挑战的态势,肖四如有着清醒的认识:“面对成员行社,你能不能保持一种‘永远强’的状态?你不创新是不行的、你的服务态度不好是不行的、你的服务成本过高也是不行的。那怎么样才行?只有长期建立起‘六大优势’。”

  按照肖四如的既定思路,省联社的“六大优势”、“三大机制”建立起来后,在充分尊重成员行社自主权的基础上形成业务委托代理关系,那么“省联社将不是总行胜似总行”。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