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3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痴”王秀兰

□ 李娇龙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秀兰。

  一个营业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在2012年创造了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奇迹。消息一传出,茶叶行里就沸腾了。一半是骄傲自豪,一半是艳羡惊叹。年累计接待顾客120万人次,销售茶叶突破400余吨,没有大批团购、没有政府采购,张一元的茶叶就是一包一包卖到1个亿的。北京大栅栏的张一元老店用数字给新朋老友又上了振奋人心的一课,而谈到这个数字奇迹,就不得不提到张一元的领军人王秀兰。

  近日,张一元公司董事长王秀兰像往年一样抵达张一元杭州翁家山西湖龙井生产基地,到现场亲自察看茶园茶叶长势,把控张一元西湖龙井的茶叶品质,为的是给京城的爱茶人士送上最优质的明前西湖龙井茶。这可不是一位普通掌门人前去例行公事、视察工作,而是茶人回归茶园,因为每年3月25日之前,王秀兰都会到杭州基地。对于这位领导来说,一年里在基地以及路上的时间远大于在办公室的时间,被戏说为一年都在给航空公司打工。茶叶行里很多人称她为“茶痴”。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张一元茶庄是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始建于清光绪26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开业大吉,不断发展创新”。1991年张一元商标正式注册,1993年张一元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1999年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章,国家批准转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王秀兰是1992年调到张一元工作的,当时的张一元茶庄只有一块牌子,已经没有自己的产品。王秀兰辗转找到了张一元的第三代传人张世显老先生,并拜当时近70岁的张老先生为师,掌握了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工艺的秘诀,寻回了张一元茉莉花茶的老工艺。从此张一元茉莉花茶又回到了京城百姓的茶杯中,一时间,张一元被好喝茶的老北京人传为佳话,大栅栏总店的柜台前每天都排起长龙。20多年来,张一元在王秀兰的带领下,日益发展、不断强大,如今已然成为中国茉莉花茶的龙头老大。 

  严把品级关

  产地和工艺决定茶叶的品级。王秀兰说:“茶叶刚一开采,就必须到现场去盯着,盯得晚好茶就没了。”张一元的原料都来自于张一元的茶叶基地,一个品种就需要40万斤的原料,只有基地才可以保质保量。“除了盯着就是要找好茶农,茶农必须要有责任心,唯利是图的茶农是不能合作的。”王秀兰与基地的农民都成为熟客了,怎么样和茶农打交道,怎么样鼓励茶农,怎么样增进与茶农的感情……王秀兰心里都有一本经。

  有了好的原材料还需要好的工艺,这就涉及到茶叶审评和茶叶加工两项最重要的技艺,而这两项技艺在张一元可是个绝活儿。王秀兰是国家级第一批非遗传承人,她传承的正是中华老字号张一元的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从创始人张昌翼学艺那年算起,张一元茶庄已经有127年的历史了,传到如今已经是第四代了,王秀兰就是这第四代的传承人。王秀兰在继承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概括出张一元茉莉花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品质特点。同时,她专心研究如何提高花茶茶坯的吸香能力及茉莉鲜花窨制环节的有效利用等相关课题,在提高张一元茉莉花茶的香气上,从工艺方面有独到建树。“首先我要做出不同品种茶叶的标准样儿,什么样的香气什么样的味道都是确定的,我们拿着标准样儿开展销会,厂家严格按照标准样儿生产茶叶。”张一元在近两年开发了很多新品种,每一个品种都是王秀兰亲历亲为的成果。而对于茉莉花茶来说,并不是做出不同的形状就等于做出了新品,其中的奥妙都在制作工艺当中。凭借多年的一线经验与深入的积累,王秀兰在评茶时不但能说出茶的好坏优劣,并且能指出哪种茶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是窨制时间的问题,是烘干温度的问题,还是收茶早晚的问题……都逃不过王秀兰的“茶感”。不同茶农制作出的茶叶不可能味道相同,这都要靠王秀兰后期的调配:“我们的龙井茶大多都是我一手调配出来的,这个加点儿火候或者那几个配合一下,只有真正懂茶才能做好茶。”通过她的研究与开发,张一元茉莉花茶的品种从原来的10个增加到20多个,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传统工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茉莉白毛猴、茉莉毛尖都是张一元近年推出的传统品种,产品供不应求。

  严把质量关

  为保证茶叶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公司从1995年起所生产的茶叶产品一律经过国家质检部门的严格检验,公司内部投入200多万元专设了质量监督审评办公室,严把质量关。王秀兰说:“运货的车辆刚刚到位,检测室的人员早已经等候在那里了,卸装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抽样进化验室。” 

  1999年张一元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转版认证,保证了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张一元茶叶在国家质检部门的历次抽查中保持了全部合格的业绩。1999年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公司“购物放心单位”荣誉称号,是北京市茶行中首家获此殊荣单位。2001年张一元茶庄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共青团中央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荣誉称号,这在全国茶行中又是首家获此殊荣。2005年张一元率先成为全国茶叶分装企业首家通过QS认证的A级企业,北京市茶叶行业中首家通过QS认证的A级企业。张一元的网站上有专门的质检报告栏,每一个品种都有一个质检报告,随时消费者提供查验。

  在如此高标准高投入之下,王秀兰坚定地说:“茶叶本身是原生态的产品,既然是原生态的,就要把它做成原生态的东西。我一直反对把茶叶做成‘奢侈品’的做法。用高档次高成本的包装把茶品做得过于华丽,这样只能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根本不应该也没必要把茶弄到‘无价’的位置上。”

  严把服务关

  北京人的茶叶消费习惯是进专卖店,上海人的茶叶消费习惯是进超市,这是地域文化,也是老北京的性格。因此服务特色也是张一元的品牌含金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老顾客经常要到张一元老店来买茶,有位70多岁老人住在昌平,早上6点就坐公交车过来,他说他每月一定要来一趟,不仅仅是为了茶叶,更是为了一种感情。”顾客来到张一元老店,不仅是在感受茶叶的熟悉味道,更是在感受茶店多年的情义味道。

  在张一元的柜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这个人就是王秀兰。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年儿,王秀兰一准儿在柜台前,三十年如一日,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问及王秀兰站柜台的事时,她顿时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站柜台,我包的茶包和别的员工包的不一样,我能比他们少一个小工序,比她们包得快还好……”王秀兰对茶的挚爱、对这份工作的深情,都在这段不经意的充满激情的骄傲描绘中暴露无遗了。

  团队是张一元的软实力,王秀兰说:“所有的发展都来自于一个有高度凝聚力责任心的优秀团队,我们的团队让我非常感动。”王秀兰时常看着这些吃苦敬业的员工们心疼万分:“孩子们经常忙到下午3点了还没吃午饭,有的端着盒饭累得已经吃不下去了,有的端着盒饭累得掉眼泪。 ”不过在看到业绩不菲时,员工们再累都是高兴的。2012年的张一元大栅栏总店总结了两个特点:一个是顾客排队排“吐”了,二是营业员卖茶卖“吐”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排队的顾客太多,一位顾客排了40多分钟累吐了;而因为顾客太多,一位员工在柜台里忙碌地晕吐了。

  在一道道严格的把关中,张一元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张一元的连锁店也在不断的蔓延伸,仅2012年张一元就新开了40个连锁店,2013年的目标是继续增加40个店。但是王秀兰跟她的团队说:“张一元的品牌在提升,知名度在提高,影响力在加大,正因为如此,张一元更脆弱了。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在任何环节出现任何问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