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质检利剑”化肥打假全面展开


  本报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2013年“质检利剑”化肥打假行动,统一组织指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湖北11个省(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88个涉嫌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的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集中行动。

  此次行动一是继续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行动,对使用较多的农资产品免费检测,现场宣传识假辨假知识,接受农民投诉举报。二是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利剑行动”,突出化肥重点产品,突出化肥有效含量不足、虚假标识等重点违法行为,严查化肥质量违法大案要案。三是对农资生产企业集中、质量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开展区域整治,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行业自律的整治工作机制,努力促进农资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为确保执法查处稳、准、狠,国家质检总局提前组织精干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有违法记录的化肥生产企业开展暗访摸排,从外围对企业违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行动现场发现有虚假标注有效成分含量、违规改变生产条件等违法行为,现场抽检化肥产品139批次,目前已检出18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查获不合格化肥400余吨。现场发现有企业生产的成品复混肥包装袋内已放入合格证,却挂上“待检”字样标牌的现象。还有的企业生产的复混肥用杂皮袋灌装后存放在成品库内,挂上半成品的标识牌,没有产品的规格、等级、含量等产品的基本信息,只用笔在包装袋上写了生产日期,出厂前再进行最终包装。在标称总养分51的复合肥料包装袋上标注“试制品”,涉嫌无证生产。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下一步,各地质监部门将进一步创新执法方式,强化案件线索摸排、案件曝光、案件评析、技术执法等举措,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主攻方向,严厉打击带有“潜规则”的质量违法行为,切实服务“三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