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3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愿景

□ 本报记者 张新若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抓住“两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的契机,重点打造城乡结合部区域,加强新农村建设,全力缩小城乡差距。如今,昔日贫穷落后的苗家寨子变成生活设施齐全、生产设施配套的苗家新寨。   中新社发 刘传福 摄 (cnsphoto 供图)

  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不再遥远,金融机构的助推作用越发显著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应如何推动城乡一体化?金融机构将怎样在助推城乡一体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美好愿景不再遥远。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应如何推动城乡一体化?金融机构将怎样在助推城乡一体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构建均等化金融服务体系

  曾经,很多农村地区的居民需要赶路十多里地,来到镇上的农信社网点,才能办理存取款业务,或是给远方的亲人汇款。如今,不少农户在自家门口的电子支付终端上便可轻松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

  这种变化让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享受到了和城镇居民一样便捷的金融服务。但目前,全国仍有1000多个金融空白乡镇。

  “我国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推进,因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暴露出越来越多空白。”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融局局长王红在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有的偏远乡村农民,为了查一笔到款,从天没亮就要出门,中午才能查到。其实这只需要安装一个金融服务终端就可以解决问题。”

  王红认为,通过农村金融带动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之一。不少代表委员有着类似的观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事关‘三农’发展全局,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资金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漳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滕秀兰说,应进一步扶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农合银行、农商银行,使其更好地服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滕秀兰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农民对生产活动的投资;二是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其他有关补贴;三是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在这三个方面投入中,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投入占有很大的比重。以福建省为例,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占全省金融同业的65%,授信500万元内的小微企业贷款占全省金融同业的30%。

  推动城乡均等化金融服务,不仅需要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也需要科技支撑。

  “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分析道,并介绍人行成都分行已对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于2011年在四川省实施了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为全省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迅通工程”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着力实现户户有银行卡、村村有POS机、镇镇有ATM、县县有刷卡无障碍示范街的“四有”奋斗目标。“通过建设适合农村支付服务需求的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支付服务的协调发展,助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周晓强说。

  全方位激发“三农”活力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认为,“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路径。”全国人大代表、葫芦岛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都本伟建议,“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动新型城镇化。”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掌舵人,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印孙认为,“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朝阳行业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新浪潮。”

  在此情境之下,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具实践性。

  都本伟认为,农业产业化能够让农民获得进城的“第一桶金”,确立在城镇的生活基础;能够让农民“不出县,就挣钱”,实现就地城镇化;能够让产业“摇钱树”不枯萎,推动可持续发展;能够让农民逐步适应城市生活,增强参与城镇化进程的愿望。

  目前,全国已经有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将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列为支持“三农”的重要举措和重点业务。

  不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已完成的52.6%的城镇化率还不足以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大的事实。

  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9元,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则为26959元。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很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但会激化各种社会矛盾,更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一位农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对此表示担忧。

  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应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变“被动扶持”为“主动创收”,而将农民手中最原始的资源——土地承包权进行合理流转将有助于农民创业、创收。

  对于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六安市市长张祥安等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在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确界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农民的身份;对承包期内人员、土地较大变动的,允许对承包土地进行小调整;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仓储设施、晒场等必要的生产管理用地作出具体规定等。

  农村金融机构也更期待农民能有更多抵押物,以此获得更多融资机会。“探索从立法途径保障‘三权’即农户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抵押融资的合法性将是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刘建忠认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