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这是我国连续十年将务实“三农”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今年一号文件中提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历经冲击、走出低谷的供销合作社,将重新焕发活力。今年起,山东省济宁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构建“1333”供销合作社振兴工程,奠定供销合作社更好地服务“三农”的良好基础。
3年构建“1333”振兴工程
笔者从山东省济宁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去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09.2亿元,购进总额103.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2%和36.67%,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利润总额7866万元,同比增长40.6%。全市供销合作社已经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
从今年起,济宁市将利用3年时间,实施“1333”供销合作社振兴工程。该工程包括,探索创建一个以大田作物托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构建日用消费品、农资和再生资源现代流通三大新网络;搭建农民合作社发展、社区综合服务和农村融资服务三个新平台;加快健全基层社、县联社和社有企业三位一体的供销合作社合作组织新体系。基本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和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3年内,全市供销合作社将重点培育县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公司10个,商贸流通和加工龙头企业10个,规范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5个,大型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5个。商贸物流配送中心达到30个,农村日用品超市和农资直供店分别达到3000个,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0个,参与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达到100个。
土地托管服务 培育“职业农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鼓励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近年来,汶上、曲阜、梁山等县(市)社试行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培育了一批“职业农民”和专业大户。今年济宁市社将继续推广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发展粮棉油等大田作物合作社和农机服务合作社,组建实体性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规范服务协议或合同,丰富服务内容。预计到2013年底,大田作物服务面积达到26万亩,其中小麦14万亩、玉米8万亩、大蒜2万亩、花生及其他2万亩。
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以县(市)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主导,以流通和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乡镇基层社为服务载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联合村委会或涉农企业、包地大户,对小麦、水稻、玉米、大蒜、花生等大田作物实行统一管理,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向农民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状态下,完成农民委托的各项服务的运作模式。
在这种新型服务模式下,既可以为家庭经营的农户和土地经营大户提供全程作业服务,也可以为涉农企业和包地大户提供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基层社还可从农户手中直接流转土地,推广实用技术,实施典型示范,开展规模化经营。
庄稼医院把脉 买化肥不发愁
以前,农民到供销合作社买化肥,就是简单的买卖行为;如今,济宁市社建庄稼医院,农业专家为土地把脉,农民依据配方合理购买化肥。供销合作社逐步实现从单一化肥经营向农药、种子、农产品多种经营的转变,从传统的一买一卖的经营模式向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科技咨询等生产服务模式转变,从单纯的流通环节向生产、流通、消费、融资全产业链发展的转变,实现了农资经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供销合作社实施“沃土计划”后,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和庄稼医院,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机制,向农民推荐高效、低碳的新型缓控释肥和环保生态肥及各类营养套餐肥料,全面推行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种肥同播”、“宽幅精播”,积极探索新的施肥技术和种植模式,逐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地污染,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肥力,减少农民投入、提高作物单产,提升农资经营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为农服务水平。
2013年,全市新建农资直供示范店20处、庄稼医院10处,推广新型肥料(高效缓控释肥、生态肥、营养套餐肥等)5万吨,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种肥同播”50万亩以上。
构建“龙头+合作社”模式
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项目扶持力度,农民合作社成为发展新亮点。2013年,济宁市将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个,组建联合社5个。通过产权联结、项目带动、加强服务等途径,增强供销合作社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增强供销合作社在合作经济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推动专业社健康发展。
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实现鲜活农产品进超市、社区、学校等直供直销;做好与龙头企业和销售市场的对接,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和基层社,加快建立集生产、加工、贮藏、营销、科技、信息、融资、保险等多方面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支撑体系,提升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领域中的影响力。通过产权联结、订单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多种形式,逐步使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